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 02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2 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古文明或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块修长城 B.在甲骨文上刻字 C.打磨磁石制造指南针 D.火药的使用 2.(2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果酱 ) B.蔗糖水 C.蒸馏水 3.(2 分)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B. C. D. A. C. 加热液体 放回滴瓶 D.牛奶 ) A. 4.(2 分)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B. D. 振荡试管 检查气密性 5. (2 分)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 是( ) A. 碳酸钙固体 C. 氢气 B. 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盐酸溶液 6.(2 分)某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则该标题可能是( ) A.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D.PM2.5 与雾霾天气 7.(2 分)下列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金刚石、石灰石、石油 B.氧气、碳酸钙、空气 C.甲烷、食盐、冰水 D.氢气、硫酸钠、水 8.(2 分)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 X 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 A.C4H4S2 4CO2+SO2+2H2O,则噻吩 X 的化学式为( B.C2H6S 9.(2 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C.C4H4S D.C6H6S ) A.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 C.FeSO4 读法:硫酸铁 D.2O2 中带点数字 2”的意义:两个氧原子 10.(2 分)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C.如图 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由图 b 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1. (2 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D.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12.(2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C.生石灰与水接触发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验证 Zn、Fe、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 FeSO4 溶液、Zn、Cu 试剂组合可以达到目的 13.(2 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通过炽热的铜网 B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C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 FeSO4 溶液中的 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4.(2 分)下列图象分别表示 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B.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C. D.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向盛有一定量 MnO2 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 H2O2 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21 分.) 15.(4 分)图 1 是教材化学书的封面,该图片蕴含许多化学知识,试回答 (1)图 1 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它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 解决这种环境问题的方法是 (答一点)。 (2)人类对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认识有图 2 关系,图中化学名词 2 应是 16.(5 分)图一是镓原子的有关信息图,图二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 。 (1)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镓的 (2)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排第 。 周期;3 个镓离子可表示为 。 (3)请在图二 C 中将需要补充的相关粒子补画完整。 17.(4 分)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粉尘,遇明火就有 发生爆炸的危险。如图一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 。 (填序号); ①塑料盖换成金属盖;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 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小石子。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 (4)如图二为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喷射出的药剂可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起 双重 作用,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18. (4 分)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 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 根据曲 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若将 M 点处 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蒸发溶剂④增加溶质 (填序号)。 (3)t2℃时,将等质量的 A、B、C 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 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 (4)A 中混有少量的 C,为提纯 A,可采用的方法是 19.(4 分)“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1)图 A 中,可观察到 (2)图 B 中装 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填药品名称)的试管会发烫。 (3)图 C 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图 D 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三、简单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 20.(9 分)A、B、C、D、E 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或溶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 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已知 B 可做气体 肥料,C 由两种元素组成。 (1)若 A、D 都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C 是黑色固体,E 是最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①写出 A 物质的化学式 。 ②E 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 A 是常用的钙片主要成分,D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 是浅绿色溶液,请回答: ①写出 C 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②B 转化为 A 的化学 方程式为 。 E 转化为 D 的化学 方程式为 ,该反 应的基本 类型 是 。 21. (9 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 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 相关问题 (1)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属于 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由 CH4 在该流程中的作 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 (3)①写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 。 ②写出“转化”时一定条件下生成 NH3 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合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1 分) 22.(13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 G 的名称是 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 O2 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该装 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装置的 Y 型试管内装有制取 CO2 的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通过 的操作来 控制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接触或分离。 (3)图 J 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从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 作上具有的优点是 若从 B﹣H 中选择 则气密性良好。该装置在操 (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若用 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O2,最好选用 DG 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 溶液稀释成 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 处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若要将上述 g.若他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 (选填“>”、”<”或”=” )5% 23. (8 分)北京时间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时 23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据报道: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 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其中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 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1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 N2、O2、CO2 和水蒸气等 ②NaOH 吸收 CO2 效果更好: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 N2 或 CO2 或 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 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装置。A 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的变化是 变 化。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3)若该反应还产生了氢氧化钠,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 。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丙所示装置。C 装置的作用是 。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3)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 为他的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2 分) 24.(3 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g=1000mg). . (3)若儿童 1kg 体重每日需要 0.5mg 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 20kg 的儿童每 天还须服该口

pdf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6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1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2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3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4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2(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9 19:06:00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