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一) (时间: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2020 贵州遵义】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1、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 D.加热煮沸 【答案】D 【解析】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选 D。 2、 【2020 重庆卷】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 D.煤 【答案】A 【解析】最理想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A 选项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热值高,是最理 想的清洁能源;B 选项天然气即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C 选项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直接燃 烧会产生粉尘和硫氮类有害气体;D 选项煤燃烧也会产生粉尘和硫氮类有害气体。所以正确答案选 A。 3、【2020 四川甘孜州】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由图可知,a 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 C。 4、 【2020 山东威海】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 1 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5、【2020 湖南湘潭】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 不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B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A 正确; B、水能导电,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 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故 B 不正确; 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降温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则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故 C 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物品,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 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故 D 正确。故选 B。 6、 【2020 四川凉山】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隐含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 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隐含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要留清白在人间隐含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20 湖南怀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 7、 A.核内中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数 ) 【答案】C 【解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 C。 8、 【2020 新疆】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A. 甲醛 B 酒精 C. 烧碱 D. 浓硫酸 ) 【答案】C 【解析】A、甲醛有毒,属于有毒品,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相符,不符合题意; B、酒精具有可燃性,故属于易燃物,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相符,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是爆炸品,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020 江苏南京】臭氧(O3)能杀死细菌,可用作消毒杀菌剂。臭氧属于( 9、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 D.稀有气体 【答案】A 【解析】A、臭氧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臭氧是只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 C、臭氧和氧气为两种不同的物质。 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等多种物质的总称,臭氧不属于稀有气体。 故选 A。 10、【2020 山西】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 NH 4 HCO3 NH 3 CO 2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 的化学式是( ) A.H2O B.H2 C.CO D.N2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 NH 4 HCO3 NH 3 CO 2 X ,反应物中含 1 个氮原子、5 个氢原子、1 个碳原子、3 个氧原子,生成 物中含 1 个氮原子、3 个氢原子、1 个碳原子、2 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 2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 故 X 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 A。 11、【2020 山东青岛】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 B.金刚石 C.铜 ) D.氯化钠固体 【答案】A 【解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铜是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固体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20 四川攀枝花】“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 12、 子利用率为 100%。一定条件下,CO 和 H2 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 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 )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答案】C 【解析】根据“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 的有机物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应与 CO 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 1:1。 A、据化学式 CH2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 意; B、根据化学式 CH4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 题意; C、根据化学式 C2H6O,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 题意; D、根据化学式 C2H4O2,可知该物质中 C、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 合题意。故选 C。 13、【2020 江苏扬州】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O2 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 的密度大于 CO2 的 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 O2 D.O2 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答案】B 【解析】A、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因此通常状况下,O2 是无色气体 B、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而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因此 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O2 的相对分子 质量,由公式 ρ = m nM = = (浓度) c M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同浓度下,密度越大对分子 v v 质量也越大,因此相同条件下, CO2 的密度大于 O2 的密度,错误,符合题意。 C、O2 和其他空气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 O2。 D、O2 的化学性质是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因此 O2 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故选 B。 14、【2020 甘肃天水】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 a、b、c、d 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等于 90 B.b 可能是单质 C.c 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 a 与 d 的质量比为 7:8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x=40+40+32+10-12-10=100;故 a、d 为反应物,b 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 的质量不 变,可能为催化剂。A、x=100,错误;B、b 由 a、d 中的元素组成,故 b 为化合物,错误;C、c 的质量不 变,可能为催化剂,错误;D、参加反应的 a 与 d 的质量比为(40-12) :32=7:8,正确。故选 D。 15、【2019 重庆 B 卷中考题】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答案】D 【解析】CO2 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显红色;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用木炭烤火易 生成一氧化碳,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石墨导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故选 D。 16、【2020 四川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答案】C 【解析】A、试管中有空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的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不能说明反应开始,不符合题意;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此时产物铜的温度较高,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又产生黑色的氧化 铜,所以要等固体冷却后才能倒出,不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的总 和,反应中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7、 【2020
【人教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一)-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解析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2 页
1 下载
6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9 19:06:00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