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 03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2 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车胎爆裂 C.木条燃烧 2.(2 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D.玻璃破碎 ) B. 铁在氧气中燃烧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过滤 3.(2 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加热液体 ) A.澄清石灰水 B.洁净的空气 C.人呼出的气体 D.高锰酸钾 4. (2 分)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⑤Mg2+ ⑥2OH ﹣ ⑦H2O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5.(2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C.3Fe+2O2 ) B.CO+O2 Fe3O4 CO2 D.2Al+3O2═2Al2O3 ) 6. (2 分)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 I、 Ⅳ 中 小 花 变 红 , 实 验 Ⅱ 、 Ⅲ 中 小 花 不 变 色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7.(2 分)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瓶中含有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 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才 氧气 性 会分解产生氧气 说明水的状态变 化是物理变化 8.(2 分)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1 个 X 分子中有 3 个原子 C.反应物中分子的个数比为 1:1 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 9.(2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0.(2 分)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 A.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高楼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 11.(2 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 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 3g 的乙,则生成 17g 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2. (2 分)某混合气由 CO 和 CH4 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则其中 CO 的质量分数是( A.20% B.30% C.48%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30 分) 13.(5 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2 个氧离子 ; (2)铁元素 ; (3)1 个水分子 ; (4)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D.52% ) (5)n 个硫酸根离子 ; 14.(13 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 灭(如图 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 。若使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 2) .若利用该 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 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 “功”: (举一例)。 15.(6 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王奶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屋内花香四溢,喜气洋洋.请用 粒子的观点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 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 .点燃生日蜡烛祝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吹 . (2)天然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软水,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衣服面料中的腈纶和羊毛可用 法区别. (4)汽车外壳材料主要是钢,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钢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 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16.(6 分)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 液体编号为 A,在 A 中加入黑色粉末 B,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 C,且产生了常温下为 液体的纯净物 D,而 B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 C 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 C 的集气 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1)根据小雪的实验现象,分析 A、B、C、D 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 (2)A 转化为 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实验题(共 29 分) 17. (14 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所学 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 (2)装置 D 也可以用来制备 CO2,选择装置 D 的优点是___。欲收集并测量产生的 CO2 的体积,可选择 F 装置,另增加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时先在 F 内装满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CO2 应从 _______(填“a”或“b”)进入 F 中。若选择 F 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则 F 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的后果是______,选用装置 A、E 组合时, 摆好铁架台后,接着安装的仪器是___________。 (4)若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用 E 装置收集,请推测该气体的性质: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8.(15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 序号) (1)写出序号为①②③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③ ; (2)写出你知道的化学实验室中可选用装置 C 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①C 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 ②收集较干燥的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 (3)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中采用 和 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B,理由是 方程式是 。如何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什么优点 。 。其反应的化学 。如果用 A 装置代替 B,有 四、科学探究题(10 分) (10 分)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 19. 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或总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总结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 实验一 将 2g 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 是_____。 木条复燃 入带火星的木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______________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木条 实验三 _____________ 是氯酸钾 受热分解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 实验二 二氧化锰 的催化剂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 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_______。 五、计算题(共 7 分) 20(7 分)利用酸洗钢材时产生的废液(主要成分为 FeCl2)为原料,在高温下经氧化得到可作为高档永磁 铁氧体原料的高纯氧化铁,同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制成盐酸返回酸洗钢材车间重复使用.其工艺原理 为:4FeCl2+O2+4H2O 2Fe2O3+8HCl.现有 1.5t 某酸洗钢材废液,其中 FeCl2 的质量分数为 25.4%.试计算: (1)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5t 上述酸洗钢材废液中含 FeCl2 的质量为 kg. (3)用上述废液经高温处理后,最多可以得到氧化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pdf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7 页 0 下载 5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1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2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3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4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前冲刺卷03(人教版)(原卷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2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9 19:06:00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