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检测 B 卷(人教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2021·阜新)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火药爆炸 C.汽油挥发 D.纸张燃烧 【答案】 C 【解析】A、食物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2.(2021·北京)下列 H2 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难溶于水 B. 无色气体 C. 能燃烧 D. 熔点低 【答案】 C 【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无色气体是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熔点低是物质的熔点,属于物理性质,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0·河南)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He B. NH3 C. C60 D. NaCl 【答案】 D 【解析】A. He 为稀有气体,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NH3 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C60 是由碳 60 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 NaCl 是由 Na+、Cl-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1·遵义)大自然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下列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分类回收垃圾 B.任意排放废水 C.积极植树造林 D.净化处理废气 【答案】 B 【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利于环境保护; B、废水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任意排放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利于环境保护; C、积极植树造林,利于环境保护; D、净化处理废气,可减少大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故答案为:B。 5.(2021·枣庄)2021 年 3 月 29 日是第 26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 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A. A 为腐蚀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B. B 为禁止烟火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C. C 为爆炸品标志,标识与安全有关; D. D 为国家节水标志,标识与安全无关。 故答案为:D。 6.(2021·益阳)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到试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C. 取用块状固体 B. D. 取用液体 塞橡胶塞 【答案】 A 【解析】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 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符合题意; B.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 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不符合题 意; C. 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 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不符合题意; D. 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以免压破试管,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1·兰州)下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硒原子质子数为 34 B.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形成 Se2+ 【答案】 D 【解析】A. 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方数字表示硒原子的 质子数 34,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硒含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数字表示硒原子相对原子质 量 78.96,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形成 Se2- , 故说法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1·呼伦贝尔·兴安盟)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是( ) A.汞、乙醇、石油 B.干冰、氧化铜、赤铁矿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C60、天然气、煤 【答案】 A 【解析】A、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叫做化合物;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说法符合题意; B、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铜是由铜、氧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赤铁矿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说法不符合题意; C、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单质;五氧化二磷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D、C6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天然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是由多 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1·张家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SO2、CO、NO2 等 【答案】 B 【解析】A.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根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SO2、CO、NO2 以及臭氧等,故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1·湘西)下列关于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B.同种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气体和液体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而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 C 【解析】A、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同种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符合题意; D、不管是固态、气态和液态,物质的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2021·兰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答案】 D 【解析】A.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 水中泡沫较多,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故错误,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 12.(2021·苏州模拟)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H2 和 He 质子数都是 2,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 C 【解析】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不符合题意, 如质子、电子也带电荷;不符合题意; B.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 Na2SO4 , 推 理不符合题意; C. H2 和 He 质子数都是 2,但是 H2 不是原子而是分子,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 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D.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1·绥化)维生素 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下列关于维生 素 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C 属于氧化物 B. 维生素 C 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C. 维生素 C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一个维生素 C 分子中含有 20 个原子 【答案】 D 【解析】A.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叫做氧化物, 而维生素 C 中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维生素 C 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维生素分子中有 6 个 碳原子、8 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C. 维生素 C 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6):8:(16×6)=72:8:96,故维生素 C 中氢元 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不符合题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维生素 C 分子中含有 20 个原子,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1·烟台)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 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 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 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 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 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答案】 B 【解析】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磷,放出热量,试管中的细沙防止高温生成物 使试管炸裂,说法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引燃白磷;注射器中的水 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注射器中的水流入试管的体积等于试管中消耗氧气的体 积,二者作用不相同,说法符合题意; C、白磷的量不足,试管中的氧气不能反应完全,此时流入试管中水的体积偏小, 使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低,说法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 10mL,即试管中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10mL,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图像是化学实验分析数据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图 A 是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变化 B. 图 B 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 图 C 是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 D. 图 D 是加了二氧化锰和没加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对比 【答案】 B 【解析】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
【人教版】期中检测B卷-(人教版)(解析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7 页
0 下载
7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8 19:21:44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