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 (时间: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2020 四川凉山】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1、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隐含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 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隐含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要留清白在人间隐含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20 山东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 【答案】D 【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 D。 3、【2020 山东威海】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新时尚。某同学清理教室时收集到如下垃圾: ①废纸 ②铝制易拉罐 ③废口罩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④矿泉水瓶 ⑤废电池,应投入图 1 所示标志垃圾箱的是 【答案】A 【解析】废纸、铝制易拉罐、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A。 4、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 应的原因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 【答案】C 【解析】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故选 C。 【2020 江苏苏州】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5、 A.O3 B.SO3 ) D.K2SO4 C.NaOH 【答案】B 【解析】A、O3 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SO3 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NaOH 是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K2SO4 是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 B。 6、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 92 个质子和 143 个中 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 B.原子序数为 92 C.核外电子数为 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43 【答案】D 【解析】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是 92,则原子序数为 92,故说法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 92 个电子,故说法正确; 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 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 D。 7、 【2020 湖南湘潭】2019 年 12 月,发射成功的“胖五”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做燃料。氢气在 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分子的体积减小 D.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 A、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B、气体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液态物质分子的间隔较小,所以氢气液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选项正确; C、氢气在液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的,不论物质以哪种状态存在,分子都是运动的,选项错误。 故选 B。 【2020 北京】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8、 A. 放出热量 B. 产生大量白烟 C. 火星四溅 D. 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其中不包括产生大 量白烟,故选 B。 【2020 江苏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9、 A.铜 B.水 C.氯化钠 ) D.氖气 【答案】C 【解析】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 D、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0、【2020 四川凉山】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通常用 84 消毒液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下列物质中的氯元素与 NaClO 里的氯元素化合价相同的 是( ) A.KClO4 B.KClO3 C.CaCl2 D.C12O 【答案】D 【解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 价为 x,则 x+(+1)+(-2)×1=0,x=+1,同理可计算出 KClO4 中氯元素显+7 价 ,KClO3 中氯元素显+5 价; CaCl2 中氯元素显-1 价;C12O 中氯元素显+1 价,故选 D。 11、 【2020 山东滨州】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Cu C.N2 D.CO2 ) 【答案】B 【解析】A、O 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 合题意。 B、Cu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 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闻到茉莉的香气、檀木的香气,是因为香气中含 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茉莉的香气、檀木的香气。 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香味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 不同。 故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③④;故选 B。 13、【2020 四川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 21%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解析】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 21%,氮气 78%,说法错误;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故选:D。 14、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 D、离子、分子、原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错误; 故选 C。 15、【2020 河南】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 ) 【答案】 C 【解析】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属于纯净物: 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含有氢 元素的物质的燃烧反应,也会有水生成;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多; 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故选 C。 16、【2020 四川广安】“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 氧气极易溶于水 D.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C 【解析】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压强为 101kPa 时(即一个标准大气压),氧气在-183℃时变为蓝色液体,在-218℃ 时会变成淡蓝 色雪花状的固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易溶于水,符合题意; D、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故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7、【2020 云南】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 A 错误;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 B 错误;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 C 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 D 正确。故选 D。 18、 【2020 山东潍坊】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 的值是 37,n 的值是 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2 【答案】D 【解析】A、铷是金属,具有导电性,A 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m=37,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 子

pdf文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9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第 1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第 2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第 3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第 4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8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8 19:21:44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