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 (范围:3、4、5 单元) (时间:6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019 湖南怀化中考题】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 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 故选:C。 【2020 江苏扬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2、 A.氢气 B.氯化钾 C.金刚石 )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20 青海】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 +SiCl 4 是( ) A.Cl2 B.H2O C.HCl 高温 Si+4X ,其中 X 的化学式 D.SiH4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 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硅、氯原子个 数分别为 4、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硅、氯原子个数分别为 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 不变,则 4X 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和 4 个氯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氢原子和 1 个氯原子构成,则物 质 X 的化学式为 HCl; 故选:C。 4、【2019 湖南邵阳中考题】已知化学反应:2NO+O2=2N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NO+O2=2NO2 属于化合反应;故 选项正确;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020 辽宁营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5、 A.质子数 B.中子数 )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数 【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 A。 6、【2019 山东枣庄中考题】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沉降 B. 过滤 C. 蒸馏 D. ) 吸附 【答案】C 【解析】A、通过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 杂质,净化程度不高. B、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 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D、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去其 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2020 湖南株洲】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P、Q、R、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 7、 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P Q R W 反应前的质量(g) 5 2 14 18 20 反应后的质量(g) x 4 13 A.参加化学反应的 P 和 W 的质量比为 3:2 B.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P  Q  2R  W C.反应后容器中 R 与 Q 的质量比为 1:2 D.Q 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答案】D 【解析】A、P 增加了 15g,W 减少了 5g,所以参与反应的质量比=15g:5g=3:1,选项 A 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2g+14g+18g=20g+x+4g+13g,x=2g,说明 Q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参与反应, 选项 B 错误; C、反应后 R 质量为 4g,Q 质量为 2g,两者质量比=4g:2g=2:1,选项 C 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Q 的质量未发生改变,符合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特点,但是其化学性质 是否发生改变,无法判断,因此只能推断可能为催化剂,选项 D 正确。故选 D。 8、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 7 )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 3 个电子层 【答案】A 【解析】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 17,为氯元素,属 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为 7,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 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 说法正确; 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2020 湖南邵阳】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9、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 滴水中大约有 1.67 10 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 确;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 C、一滴水中有 1.67×1027 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 选项正确。 故选 B。 【2020 黑龙江龙东】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10、 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 A 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子可再分,选项 B 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 C 正确;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选项 D 不正确。故 选 C。 11、【2019 四川攀枝花中考题】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 C. D. 【答案】C 【解析】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示+2 价,氧元素显示﹣2 价,化学式为:MgO,故正确; B.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 价,氢氧根显﹣1 价,化学式为 KOH,故正确; C.氯化铝中,铝元素显示+2 价,氯元素显示﹣1 价,化学式为:AlCl3,故错误; D.硝酸铜钠中,钠元素显+1 价,硝酸根显﹣1 价,其化学式为:NaNO3,故正确。 故选:C。 12、【2020 江苏南京】201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 献。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 3,中子数为 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 B.4 C.6 ) D.7 【答案】A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 A。 13、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ClO3 C.2KClO3 2KCl+3O2 2KCl+3O2↑ ) B.2KClO3 D.2KClO3 2KCl+O2↑ 2KCl+3O2↑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 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2020 江苏苏州】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答案】B 【解析】A、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 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正确,符合题意。 C、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将硬水转 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D、净化后的水会溶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不是蒸馏水,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 B。 15、化学方程式 C+O2 CO2 表示(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与氧气混合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在点燃的条件下,12 份质量的碳与 16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8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加号读作和或跟,等号读作生成,条件要读出来,故 A 错; B、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不是简单的混合,故 B 错; C、该方程式的正确读法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 C 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12 份质量的碳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 D 错。 故选:C。 16、【2019 山东泰安中考题】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2+ ⑤Mg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⑥2OH ⑦H2O ③⑦ 【答案】B 【解析】A、⑤不能表示离子个数,表示每个镁

pdf文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11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 1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 2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 3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 4 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模拟卷(原卷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8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8 19:21:2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