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一(基础过关) (范围:第 1~3 单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 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C.图中 x 的数值为 10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g 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 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 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 酸雨。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 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 N5-等微粒。已知 N 为 7 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1 个 N 5 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A.N5-是一种单质 - - C.1 个 N 5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D.1 个 N 5 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 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 正确的是( ) A.⑤⑦③②①④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⑦②③①④⑤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 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 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 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快慢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11.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 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2.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 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 溶液④浓 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 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13.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①应填_____,②应填_____,③应填_____,④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填_____。 (2)图 2 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 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不相同,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 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相同。 1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集气瓶中预先要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用 7.2 mL 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5mL 量筒②10mL 量筒③20mL 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 (3)用托盘天平称取 6.6g 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 取的食盐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g(1g 以下用游码)。 16.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 张,记录顺序出现混乱,现编号如下: (1)需解决的内容: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 (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到木条熄灭。 (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4)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 由充分。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收 集证据的是_____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_____;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17.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①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若用 A 装置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 ③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研究显示 O2 的体积分数大于 36%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 氧气验满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___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 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___________装置(填上图装置字母)。 18.如图的实验 1、实验 2 两个实验是教材上册 P63 的探究微粒性质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 1 中最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②久置后的实验 2 中溶液变红的烧杯是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 酚酞分子不运动 D 酚酞分子运动慢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 分。 19.(1)已知一个 M 原子的质量为 a kg,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b kg,则 M 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 (用 a、b 表示)。 (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如果该氧原子的 质量为 m g,计算该硫原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计算等质量的镁、铝中镁原子 和铝原子的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20.已知氧气的密度为 1.43g/L,空气的密度为 1.29g/L,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 入 8L 氧气。请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 (2)在标准状况下,8L 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所需要空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pdf文档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11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第 1 页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第 2 页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第 3 页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第 4 页 【人教版】阶段检测一 (第1~3单元 )(原卷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8 19:21:2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