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1 选择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 2.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 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 3. “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4.下列符号中的“2”与 O2 中的“2”所表示的含义相似的是( ) ) A.H2O B.2Zn C.2CO D.SO42 - 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中,广泛使用了过氧乙酸(化学式 CH3COOOH)对公共场所、家用 物品、医疗器械及传染病房进行杀菌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 2 个碳原子、3 个氧原子和 4 个氢原子组成的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C.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4∶3 D.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因而能够用来杀菌消毒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氯酸钾 B. 臭氧 C. 硫化氢 D. 五氧化二磷 ②Fe3+ ①CO2 ③KMnO4 ④ +12 2 8 ⑤ +10 2 8 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0.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下列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变化 是( )。 A.火药爆炸 B.湿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酒变酸 11.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A.量筒 B.试管 C.集气瓶 D.锥形瓶 12.实验室常用 2KClO3 ) 2KCl+3O2↑来制取 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nO2 加快了反应速率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 O2 的质量 D. 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 价和-1 价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 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③⑤ D.①④⑤⑥ 14.如图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连接仪器 B.加入锌粒 C.倾倒稀硫酸 D.氢气验纯 15.某校一实验室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实验时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 下列实验室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少于试管容积的 1/3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与其他物质混存,必须隔离贮存 16.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人工降雨 B.燃放烟花 C.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 1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甲烷 D.氢气 ) ) 18.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19.从试剂瓶中取用 NaCl 固体、AgNO3 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20.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下列错误 ..的是( )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2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A.氮气 B.五氧化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5.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26.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27.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试剂 M 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 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 2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 C.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单质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30.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生成物中有 2 种单质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 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3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 )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D.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1:2 33.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34.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 Zn ) B.硅 SI C.氯 cl D.贡 Hg 3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铝 C.硅 D.铁 36.“增铁酱油”中的“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7.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8.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8 3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 小于 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 34 40.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 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4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4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葡萄糖:C6H12O6 B.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C.2 个锌离子:2Zn+2 D.60 个碳原子:C60 4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 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4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氮气 C.石油 D.牛奶 4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硏究青嵩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46.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F B.S2- C. D. ) 47.小明通过如图实验自制了一瓶“汽水”,所加入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蔗糖 B.小苏打 C.柠檬酸 D.果汁 4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 A.铁、汞 B.氨、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 49.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 B.分子之间有间隔 ) ) C.分子构成所有的物质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5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
【人教版】专题01 选择题(80题)(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3 页
0 下载
8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3 15:10:1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