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考点必杀 200 题 选择专练 02(压轴提升 45 题) 一、图像专题 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盛有一定量 MnO2 的烧杯中加入 H2O2 溶液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镁在氧气中燃烧 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描述的是 A.图 A 是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B.图 B 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C 和 CO2 C.图 C 是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D.图 D 是发生的反应 2KNO 3 加热 2KNO 2 +O 2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等质量的块状石 A.木炭在密闭的容 B.加热一定量的氯 器内燃烧 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C.电解水 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 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 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7.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足量稀 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生成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逐滴滴加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与加 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说明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 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 点时,镁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c 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酸剩余 10.等质量的 Mg、Zn、Fe 与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 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计算专题 11.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z,已知 B3 和 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 B 元素的质子 ﹣ 数为 A.z﹣2+3 B.z﹣2﹣3 C.z+2+3 D.z+2﹣3 12.已知一个 SO2 分子的质量为 n kg,一个 SO3 分子的质量为 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 原子分别相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16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 SO2 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 A.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13.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 8%,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8% B.28% C.38% D.48% 14.某化肥 NH4NO3 中含有一种杂质,经测定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则含有的 杂质可能是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15.某气体由 CH4、C2H4、C2H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 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 C2H4 B.该气体中可能含有 CH4 C.该气体可能是由 C2H4 和 C2H2 组成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 CH4、C2H4、C2H2 16.由 FeSO4 和 Fe2(SO4)3、Ag2SO4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则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 B.32% C.64% D.52% 17.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 CaCO3 和 CaO 的固体混合物,其中 Ca 与 C 的 质量比为 10:1,则该混合物中 Ca 与 O 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18.6.4g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恰好生成 2.8g 一氧化碳,4.4g 二氧化碳和 7.2g 水,关于该 物质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 含氧元素;⑤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比为 1:8;⑥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比为 1:4:1,其 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19.已知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10,现取 44g 该溶液加入适量 MnO2, 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2 g B.4 g C.6 g D.8 g 20.某同学取 ZnO、Al2O3、Cu 的混合固体 8g,加入 2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 去 73g 稀盐酸。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溶液最终呈蓝色 B.实验过程中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C.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水的总质量为 62g D.原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8% 2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4.4g 剩余固 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则反应生成 CO2 的质量为 A.2.2g B.1.1g C.4.4g D.5g 22.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 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 a、b、c、d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或叙述正确的是 A.a=56% B.b=6% C.以上发生的反应中只有甲是反应物 D.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3.N2、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50.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使该混合气体依次 通过:足量的 CuO、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x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气体中含 N2 可能为 24% B.混合气体中 CO 质量一定≤28.0g C.x 的数值为 100 D.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后,得到 44.0gCO2 24.高温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碳和氧气的质量比如图,下列关于反应 后密闭容器中的剩余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 C.丙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丁点对应的剩余物是一氧化碳 25.Fe2O3、ZnO、CuO 的固体混合粉末 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 CO 还原,得到金属混合 物 4.82g,将生成的 CO2 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 10.00g 白色沉淀,则 a 的数 值为 A.7.41 B.7.18 C.6.42 D.4.92 26.将一块金属镁和相同质量的铁铝合金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两者产生的氢气 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铁、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A.7:12 B.28:9 C.3:16 D.56:27 27.将不纯的锌 6 克(含杂质金属 M)和不纯的铁 6 克(含杂质金属 N),分别与足量的稀 硫酸反应到不再有氢气产生,得到的氢气都是 0.2 克,则 M、N 可能是 A.Mg 和 Cu B.Fe 和 A 1 C.A1 和 Mg D.Cu 和 Mg 28.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 0.2g, 并得到残留固体 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A.8.0g B.11.2g C.16.0g D.19.2g 29.Mg、Zn 的混合物共 10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溶液质量 增加了 9.6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24.8g B.9.2g C.29.2g D.50g 30.蚀刻印刷电路的溶液后的溶液为 FeCl3、FeCl2、CuCl2 的混合溶液,如图向 200g 该溶液 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阅资料:2FeCl3+Fe=3FeCl2) ①200~a 段发生的反应为 2FeCl3+Fe=3FeCl2 ②m 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为:FeCl3 和 FeCl2 ③x=16.8 ④原溶液中 FeCl3 与 CuCl2 的质量之比为 65:81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 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 Zn、Mg,m 可能是 0.2g B.若混合物为 Zn、Fe,m 等于 0.2g C.若混合物为 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7.3% D.若混合物为 Zn、Fe,m 等于 0.1g,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0% 三、分析推断 3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它 们和 C、H2O2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转化,“一”表示物质间能反应),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 CO2,则丁是 O2 B.若甲是 CO,则丁是 H2O C.“C→甲”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3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下 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该流程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在“转化”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产品的转化率 D.合成过程中消耗 NH3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7:22 3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 AgNO3 和 Al(NO3)3 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 Cu 和 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 Al(NO3)3 和 Zn(
【人教版】专练02(压轴提升45题)(选择题)(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9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3 15:10:09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