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Fe:56 K:39 一、实验探究题。 H:1 O:16 N:14 Ca:40 S:32 Mg:24 Mn:55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E 。 (2)从提供的仪器中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 字母序号) ,组装仪器的连接原则是①先左后右,② 查 (填 。组装好仪器,先检 ,然后加入药品,制取气体。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图中的仪器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 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 G 的名称是 。 (2)要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加 固体药品的操作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图 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 。 端进,原因是 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桌上: 。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从微观角度看,此现 象说明 。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两种试剂中 ;这一实验还说明, 具有挥发性。 (4)用左图的装置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比右图课本中装置,优点是 。 4.空气和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实验可用于研究空气和水的组成。 (1)利用实验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用到的红磷属于 (填“单质”或 “化合物” )。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红磷后,先让红磷在瓶内燃烧一会儿,再塞紧橡胶塞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实验时取用稍过量的红磷 E.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F.实验中可以用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产生的白烟与瓶内的冷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写出偏磷酸钙的化学式: (4)利用实验 B 研究水的组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 (填 “a”或“b”)。 5.如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中制取的氧气可以用图中的 。 (填字母)装置来收集。 (3)用制得的氧气完成 D 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现象是 。 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指出该实验装置错误之处 ; (2)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a.等导管有均匀气泡冒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3)当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高锰酸钾后也能加快反应速率,但该实验中高锰酸钾不是 催化剂,请说明原因 。 7.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 “偏左“偏右”“不变” ),原因是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 。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 ; 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总质量 8.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加热片刻观察到 A 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 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 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 2 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 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是 ,此实验目的 。 9.如图 1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用装置 B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最好选择装置 。 ;要收集较纯净氧气, 来收集。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化学式为 C2H2) ,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出的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 为图中 1 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气体应从 ;如果用如图 2 所示装置收集乙炔, (填“a 或“b”)端管口进入。 10.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 B、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mL 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 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 A、D 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 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 I 中仪器的名称为 ; (2)E 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 11.A、B、C 都是教材上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 (1)从研究方法得知,A 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 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B 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 组成的,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来推断水的组成。 (3)C 实验可以推断甲烷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1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 种类 (1)用 A 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当 a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 10mL,则 b 试管中 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mL;实验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实验 A、B 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3)用 C 图所示装置过滤液体,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浊,试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若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 。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X+Cl2↑+2H2O。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1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母序号)。若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 进(选填 a 或 b)。 (3)E 装置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 ,证明二氧化碳具 性质,根据此性质推测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是 (4)向装置 F 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是 (选填装置字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4.如图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 (2)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应从 。若用 D 装置收集 CO2,则 口通入(填“c”或“d”)。 (3)用装置 C 制取 CO2,比用装置 B 的优势是 。 (4)实验 E 中,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花,能说明 CO2 密度大于空气的现 象 。 (5)完成图 F 实验时,夹取细铁丝的仪器是 误 ,实验中的一处错 。 15.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1)实验甲,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若要天平在反应后仍保持平衡,需要进行的实验改进是 。 (2)实验乙, 气; (填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 (填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3)实验丙,用打气筒向小罐中迅速打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告诉我们,不仅可燃性气体能引起爆炸, 也能引起爆炸。 16.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实验。 已知: 过氧化氢溶液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 K1 和 K2 均处于关闭状态;热水温 度约为 80℃;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 K1、K2,观察现象; Ⅱ.关闭 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 Ⅲ.关闭 K2,打开 K1,观察现象; Ⅳ.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打开分液漏斗后,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在发生的反应中起 应的类型是 作用,该反 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 (3)步骤Ⅲ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管中冒出且 (4)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 、洗涤、干燥; (5)实验步骤Ⅱ、Ⅲ中试管①②形成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 CO2 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C 和 D 中放置的都是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变色的是 或“D”) ,变为 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是 (2)E 中的实验现象是 (3)F 中先熄灭的蜡烛是 是 (4)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 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填“C” 。 。 (填“甲”或“乙”),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 填 “ 正 ” 或 “ 倒 ”) 放 在 桌 面 上 , 理 由

pdf文档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8 页 1 下载 7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第 1 页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第 2 页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第 3 页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第 4 页 【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实验题专项训练Ⅰ(原题卷).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3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3 15:10:09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