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考点必杀 200 题 专练 06(精选探究 10 题) 1.小峰同学腿部轻微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 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 (提出问题)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 37℃ (提出猜想)猜想一: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人体温比医用瓶的温度高 猜想二: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下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小峰用下图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 量筒中 2 分钟收集 5mL 过氧化氢溶液: 到的气体体积均为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5mL 实验 结论 _____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_______。 ②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向试管中加入 5mL 过氧化氢溶液,将试管浸在 实验开始时,用注射器向试 管中注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 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 37℃的温水中,观察。 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 氢酶的试管浸在 37℃的温 气,记录 2 分钟收集的气体 水中,注入 5mL 过氧化氢溶 体积。 液。 第一次,量筒中 2 分钟收集到的气体 体积为 5mL, 第二次,量筒中 2 分钟收集到的气体 体积为 _____5mL(填“大 猜想 二 成立 于”“等于”或“小 于”) 。 (提出质疑)小红认为小峰通过实验①和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________; (得出结论)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____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 氢分解速度; (拓展延伸)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答案】(提出问题)2H2O2 一定条件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H2O+O2↑ (实验探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中 猜想一不成立或温度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37℃的温水 大于 (提出质疑)没有设计在过氧化氢酶条件下,常温和人体温 37℃的对比实验 (反思交流) 催化剂的种类或者质量 (拓展延伸)ABC 【详解】{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H2O2 一定条件 2H2O+O2↑。 {实验探究}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故填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 气管口,如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人体正常体温是 37℃,高于常温,所以第二次将试管浸在 37℃的温水中,与第一次常温进 行比较,故填 37℃的温水中; 两种不同温度下,量筒中 2 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 5mL,说明温度不影响过氧化氢分 解速率,即猜想一不成立,故填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成立,说明过氧化氢酶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则第二次,量筒中 2 分钟收集 到的气体体积为大于 5mL,故填大于。 {提出质疑}小峰没有设计在过氧化氢酶条件下,常温和人体温 37℃的对比实验,所以仅通 过实验①和②不能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故填没有设计在过氧化氢酶条件下,常温和人 体温 37℃的对比实验。 {反思交流}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过氧化氢酶能够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 率,催化剂的种类或者质量也能够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拓展延伸}A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选项正确; B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选项正确; C 催化剂能够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选项正确; D 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反应的方向,不影响反应的速率,选项错误,故填 ABC。 2.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超市里有一种神奇的污渍爆炸盐(如图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Na2CO4))能除去各种顽固污渍,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说:该气体可能是 CO2、O2、CO、H2、N2. 乙说:不可能含有 N2,因为___________。 丙说:不可能含有 CO 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 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CO2、O2 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由实验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答案】(猜想与假设)过碳酸钠和水中都没有氮元素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 有毒 CO 2 +Ca(OH) 2=CaCO 3 +H 2O 不能 【详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碳酸钠(Na2CO4)) 和水中不含氮元素,故生成的气体不可能含有氮气。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使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一氧化碳。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二氧化 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2 +Ca(OH) 2=CaCO 3 +H 2O 。实验②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气体中不含氧气或 者氧气的浓度较小,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现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3.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 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 (合理猜想)猜想 1:只有 CO 猜想 2:只有 CO2 猜想 3:_____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依据 CO 和 CO2 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 3 是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CO2 气体生成。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 装置的作用是除尽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i)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 变浑浊,_____; (ii)E 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4)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3 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合理猜想)CO、CO2 (设计实验)CO、CO2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黑色固体变红色 H 2C2O4 干燥气体 Δ 尾气处理 F CO 2 +CO +H 2 O 【详解】合理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为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 的氧化物和水,结合猜想 1、2 可知,猜想 3 为 CO、CO2; 设计实验:(1)猜想 3 是 CO、CO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CO2 气体生成。A 中反 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气体;一氧化碳有剧毒污染空气,装置末端 酒精灯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i)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装置中澄清石 灰水不变浑浊,说明进入装置 E 中气体不含二氧化碳气体,F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装置 E 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ii)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E 装置中出现黑色固体变红色的现象,说明草 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4)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3 成立,则草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H 2C2O4 Δ CO 2 +CO +H 2 O 。 4.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从实验室拿出的镁条表面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 衣”。 (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想)猜想 1: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O; 猜想 2: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2(OH)2CO3; 猜想 3: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 1,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 (2)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请你推测: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 O2、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发生反应生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 【答案】(猜想)MgO 是白色固体 (问题讨论)H2O Mg2(OH)2CO3 Δ 2MgO+H2O+CO2↑ H2O CO2 质量守恒定 律 【详解】猜想:MgO 是白色固体,所以猜想 1 一定是错误的。 问题讨论:(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所以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水(H2O)。 (2)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灰黑色物质是 Mg2(OH)2CO3,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2 OH 2 CO 3 Δ 2MgO+H 2 O+CO 2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物中必须含有镁、氧、碳、 氢四种元素,结合空气中的成分可知,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 O2、H2O、 CO2 发生反应生成的。 5.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用甲和乙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发现从乙装置的导管口不 断有气泡冒出,以为是反应产生的 CO2 未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于是在乙装置后又连接上丙 装置,重新实验,发现丙装置仍不断有气泡冒出,且石灰水未见浑浊。那么从丙装置中冒出 的气体是什么呢?请完成下列探
【人教版】专练06(精选探究10题)(解析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6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3 15:10:09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