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考点必杀 200 题 专练 06(精选探究 10 题) 1.小峰同学腿部轻微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他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峰看到伤 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 (提出问题)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 37℃ (提出猜想)猜想一: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人体温比医用瓶的温度高 猜想二: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下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小峰用下图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 量筒中 2 分钟收集 5mL 过氧化氢溶液: 到的气体体积均为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5mL 实验 结论 _____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_______。 ②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向试管中加入 5mL 过氧化氢溶液,将试管浸在 实验开始时,用注射器向试 管中注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 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 37℃的温水中,观察。 第二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 氢酶的试管浸在 37℃的温 气,记录 2 分钟收集的气体 水中,注入 5mL 过氧化氢溶 体积。 液。 第一次,量筒中 2 分钟收集到的气体 体积为 5mL, 第二次,量筒中 2 分钟收集到的气体 体积为 _____5mL(填“大 猜想 二 成立 于”“等于”或“小 于”) 。 (提出质疑)小红认为小峰通过实验①和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________; (得出结论)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____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 氢分解速度; (拓展延伸)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2.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超市里有一种神奇的污渍爆炸盐(如图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Na2CO4))能除去各种顽固污渍,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说:该气体可能是 CO2、O2、CO、H2、N2. 乙说:不可能含有 N2,因为___________。 丙说:不可能含有 CO 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 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CO2、O2 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由实验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3.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 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 (合理猜想)猜想 1:只有 CO 猜想 2:只有 CO2 猜想 3:_____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依据 CO 和 CO2 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 3 是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CO2 气体生成。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 装置的作用是除尽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3)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i)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 变浑浊,_____; (ii)E 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4)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3 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从实验室拿出的镁条表面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 衣”。 (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想)猜想 1: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O; 猜想 2: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2(OH)2CO3; 猜想 3:灰黑色物质可能是 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 1,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 (2)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请你推测: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 O2、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发生反应生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 5.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用甲和乙装置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发现从乙装置的导管口不 断有气泡冒出,以为是反应产生的 CO2 未被石灰水完全吸收。于是在乙装置后又连接上丙 装置,重新实验,发现丙装置仍不断有气泡冒出,且石灰水未见浑浊。那么从丙装置中冒出 的气体是什么呢?请完成下列探究中的有关问题: (1)你认为从丙装置中冒出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生成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 (2)请按下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操作实验 现象 ①收集一小试管气体,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__ 结论 从丙装置中冒出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探究,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装置还不够完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于是他们在丙装置后再增加一个________装置,例如___________。 6.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分析 1.同时挤压滴管 B 和 C, ①球形Ⅱ__________,球形Ⅲ 控制相同量液体滴于球 有少量气泡缓慢放出。 形容器中。 ②蜡烛 a、b、c 都不燃烧。 球形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a 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白磷 2.微热燃烧器至 50℃。 蜡烛 b、c 燃烧,a 不燃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 3.挤压滴管 A,将足量稀 ①球形Ⅰ中有气泡放出。 球形Ⅰ产生的气体具有的化学性 盐酸滴于球形 I 中。 ②一段时间后,________。 质是______________。 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4.熄灭蜡烛,将涂有澄清 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玻 璃尖嘴管。 (实验反思) (1)对于步骤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 A.MnO2 加快反应速率 B.MnO2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C.MnO2 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D.反应过程中球形 II 比球形 III 内产生的气体多 (2)步骤 4 的结论不正确,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7.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 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氢氧化钠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且溶于水的能力比氢氧化钙强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 猜想 1 猜想 2 猜想 3 只有 CO 只有___________ 含有 CO 和 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依据 CO 和 CO2 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 (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CO2 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CO: ①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 装置中______; ②E 装置中出现____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 3 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问题讨论) (1)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该实验有一个严重的缺陷是______。 8.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 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 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SO2 或 O2 或 H2。 (查阅资料) ①SO2 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也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②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做气体的干燥剂。③ H2 与 CO 均可以还原金属 氧化物。 (方案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气体。 甲同学认为:若观察到______,则气体为 SO2,写出 A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观 察到 C 中红色的铜网变黑,则气体为 O2。 (实验探究)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 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 处酒 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 装置中表面含 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 红色,试管壁上有水滴生成; (实验结论)①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②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他先收集一瓶气体,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 入瓶中,若______,则为 SO2;若火柴燃烧更旺,则为______;若______,则为 H2。 9.目前,我区家庭普遍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其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有什么? 同学们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CO2、CO、H2O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 CuSO4 粉末遇水变蓝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装置,进行验证: (1)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A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 中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专练06(精选探究10题)(原卷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化学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6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12-13 15:10:09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