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专题 02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 中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表现形式以及解决程度各不相同。 奴隶社会:民生问题表现为奴隶阶级要求获取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 料。解决程度和方式: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井田制被私有制取代,奴隶转变为农民。 由于奴隶主阶级无限度的榨取奴隶的血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奴隶被迫起来进 行反抗。 封建社会:民生问题表现为解决减租和吃饭的问题,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解 决程度和方式:历代农民起义打击下,统治者调整政策都会改善一下农民的生存 状况,但是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下,减租不可能的,解决农民耕者有其田问题 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近代中国:民生问题表现为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如何生存,发展 问题.解决程度和方式:近代各革命阶级提出了种种解决民生问题方案,由于自 身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不能解决民生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表现为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需要的矛盾,即温 饱问题、全面小康问题。解决程度和方式: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 实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向全面小康和和谐社 会迈进。 在 23 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 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 8 点要求,其中包括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切实保障基本民生。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大疫如大考,如何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最大 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总书记的话指明了方向。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 院及各部委先后出台的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要解决好 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 1 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提高政策精准性;要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 输服务;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就业基本面稳住了,百姓 “饭碗”端稳了,经济社会发展应对风险和挑战的底气就会更足。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答好疫情大考的“民生卷”, 我们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 ——新华社北京 2020 年 2 月 23 日 历史上的民生问题 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1.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和任 意刑杀,“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利益。 4.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重视民生: 1.战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井田,确立 土地私有”,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2.唐朝: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 大办学校”,形成“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大力发展生产”,形成“开元盛世”。 近代民生问题 1.洪秀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一个“四 有两无”的人间天国(“小农社会”) ,但没有实施。 2.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1924 年又提出“新三民主义”,但未及实施。 新中国时期的民生问题 1.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到土地,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基础。 2.50 年代,解决民生问题急于求成造成失误。 3.“文革”期间,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 2 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②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管理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 考向 1 知道孔子的主要成就;知道“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考向 2 知道商鞅变法;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考向 3 知道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考向 4 知道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向 1.知道孔子的主要成就;知道“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020·山东潍坊中考模拟)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 1. 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夫孝,德之本也”,可知,孝是德治的根本,体现的是仁政的思想,这是儒家 思想主张,故 D 符合题意;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 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故 ABC 不合 题意。故此题选 D。 (2020·广东汕头中考模拟)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如图明信 2. 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3 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A.科学技术发达 B.百家争鸣出现 C.地方书院兴起 D.儒家学派形成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明信片信息可知,图中人物孔子、孟子、墨子、韩非都是百家争鸣时期的重要人物,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明信 片设计稿的主题是百家争鸣出现,故 B 符合题意;科学技术发达、地方书院兴起、儒家学 派形成与题干无关,故 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2019·山西太原中考真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 3. 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 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意蕴深刻。 材料三:文艺复兴是 14-16 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 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材料四: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薄伽丘的文学作品《十日谈》 讲述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画中,刻画了一个人间少妇的青春之 美;米开朗琪罗在教堂巨幅画《创世纪》中创作的众多鲜活人物,释放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归纳薄伽丘等人作品反映的核心思想。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比较孔子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有何异同。 4 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5)谈谈我们可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哪些智慧。 【答案】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共同问题:如何治 理国家。 (2)①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以德治国。③礼:以礼 治国;用礼约束自己的广告。④提出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方法:有教无类;温故知新。(分 别从四个方面答出任意一点) (3)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4)同:都关注人。异:孔子强调守礼,律己,维护社会秩序;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强调 世俗幸福、追求个性自由。 (5)与人为善;懂礼守法;遵循教育规律;关心他人;遵守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 【解析】 试题分析:(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 治理国家,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分析材料一的“对 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可知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 (2)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 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创办私学,不分贫富贵贱广收门 徒。他还注意“因材施教”。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他教育学 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材料二中的“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仁和爱人;道之以德体现的是“为政以德”;齐之以礼体现的是以礼 治国;“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方法。 (3) 分析材料三:“文艺复兴是 14-16 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可 以看出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分析材 料四的“释放着震撼人心的光芒”和材料三“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结合所学,可以看 出薄伽丘等人作品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 (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认识。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 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 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思 想的共同点是都关注人。不同的是:孔子强调守礼,律己,维护社会秩序;文艺复兴时期的 5 更多精品学习资料请添加【学霸笔记】微信:xbbj1688 思想则强调世俗幸福、追求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 (5)本题答案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智慧的认识。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 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主张“为政以德”和以礼治国。孔子提出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方法, 值得后人学习。因此从孔子思想中汲取的智慧有:与人为善;懂礼守法;遵循教育规律;关 心他人;遵守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 考向 2.知道商鞅变法;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1.1.(2020·四川成都中考模拟)《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 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pdf文档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初中 > 七年级 > 历史 > 文档预览
14 页 4 下载 15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第 1 页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第 2 页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第 3 页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第 4 页 历史热点专题  从疫情看历史上的民生问题.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06-08 21:43:0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