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班级: 姓名: 基础演练 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 1. 繁华的都市生活 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 (1) 宋 元 时 期 有 很 多 大 的 城 市 , 不 仅 在 、贸易、 》 《满江红》 《 、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 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 时的 、南宋时的 元朝 ,场 有 、舞剑、 营 的 场 所 ,叫 作“ 圈出许多专供 、 、 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 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 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 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 ”。 ,演出活动遍及 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 巩固提升 、 1. 下列属于元朝闻名世界的大都市的是 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 的 习 俗 ,如 春 节 的 的 、 、 ,端午节的 。司马 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 。 元 朝 建 立 后 ,元 杂 剧 在 以 (5) 节 日 : 宋 朝 时 , 体的通史巨著。这部 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 16 个朝代。 《资治通鉴》这 、繁 华 统一后,元杂剧传入 等 。 关 、马 、 史书 300 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 300 , 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 于 、 治通鉴》,是一部 、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和地方郡邑的 、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 ”。 在 ,代表作是悲剧《 4.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瓦 子 中 的 圈 子 , 称 为“ 包含了说唱、 的艺术。元代最 家”。 兼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 郑 、白 四 人 , 在 明 代 以 后 被 誉 为“ 元 曲 四 大 也丰富 起来。②功用:开封城内有许多 等。元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 的繁荣,宋 不 断 壮 大 ,市 民 、 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 代的 、 。元 和 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 前设乐棚,供皇家乐 (3)瓦子:①产生原因:随着 、 曲把 ,还 等各种表演。 时,相国寺的 空 前 发 达 ,出 现 了 曲包括 ,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 、 3. 元曲 ,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地 、 等。 、元朝时的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等。宋代的词人 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的景象。北宋 ,如《 A. 开封 ,元 宵 节 、 ( B. 临安 C. 长安 D. 大都 2. 有关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繁华的表现,叙述不正 确的是 等,一直流传至今。 ( A. 场地宽阔,可容万人 2. 宋词 词是一种 ,便于 B. 分为坊和市 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 。词在 ) C.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 时已经 1 ) D. 还有傀儡戏、 舞剑、 杂技等各种表演 3. 宋代,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 A. 瓦子 B. 夜市 C. 舞台 B. 偶尔去吃一顿较昂贵的“鱼羹” ( ) C. 和朋友一起玩蹴鞠 D. 勾栏 D. 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玩 4.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 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12. 散曲起源于 ) ( ) A. 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 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 古代的巫祭 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 原始宗教歌舞 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 宋代的说唱艺术 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13.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凝固的历史” 5. 关于宋代的节日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之美誉。下列陶俑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B. 宋代有贴春联的习俗 C. 宋代有“守岁”的习俗 D. 今天的春节和宋代的元旦完全一样 6. 王安石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 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 ) B. 柳永 C. 李清照 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 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8.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他的词中写道:“关河梦断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 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 技的、 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 【宋词回眸】 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 ( 材料二 )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C. 旖旎宜人的风光 D. 个人的离愁别恨 9.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豪杰。 ) 材料三 A.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C.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D.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B. 柳永 C. 李清照 ( 【元曲掠影】 ) 材料四 D. 辛弃疾 11. 宋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 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B.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A. 苏轼 大 江 东 去 ,浪 淘 尽 ,千 古 风 流 人 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A. 祖国山河的统一 B. 中华文化的弘扬 10. 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 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 ) D. 辛弃疾 是 D. 元代人表演杂技 材料一 安,最终迫使他把自己的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 A. 苏轼 C. 元代人表演杂剧 【文化生活】 7. 他才兼文武,曾力主抗金,但南宋统治者的苟 ( B. 宋人表演词朗诵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D. 元朝 倾注在词作之间,他是 A. 宋人表演蹴鞠 ( ) A. 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 2 15. 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 千百年来,形形色色的民风礼俗填塞进了一个 个岁时纪念日,形成中国特有的岁时华彩。阅 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瓦子的职能及出现的原 因。 材料二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和 表 现 形 态 ,千 百 年 来 经 久 不 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 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 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透过宋代流 (2)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 传至今的节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社会 生活的精彩画面。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五 《元旦上》中记载:家家饮屠苏酒、吃面条,从早 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节,并燃放爆 竹。 材料三 由于民族交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和 城市兴起,奠定了新的城市格局。社会政治结 (3)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 构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务实,追求理性,这 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 种社会变革影响到当时社会各个层面。人们 相似的地方吗? 对待节日的理念悄然发生变化,宋代节日的宗 教、祭祀因素减少,节日娱乐性增强,其中以官 定节日最为丰富。 (1)请你指出材料一中三组节日的名称。 (4)材料四中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 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 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 (2)从材料二看出宋代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 它与我们今天的春节有哪些相同之处? 3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宋代节日文化兴盛的 (4)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为保护 原因有哪些。 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可以做些什么? 4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参考答案与点拨 基础演练 1.(1)商业 文化 (2)大相国寺 戏 杂技 演出 年 2. 新体 牌 念奴娇 3. 戏 剧 舞 元曲 动作 马致远 4. 编年 傀儡 文化生活 集市 中秋节 划旱船 长短句 商品交易 ②娱乐 勾栏瓦 燃放鞭炮 相互拜 吃粽子 唐朝 宋代 蝶恋花 苏轼 李清照 散曲 杂剧 南戏 念白 郑光祖 加强统治 综合性 白朴 乐谱 关汉卿 9.D 10.A 的歌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故选 A。) 13.C 14.(1)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 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 大。 (2)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词 (3)苏轼,辛弃疾。豪放壮阔。 辛弃疾 音乐 8.A 12.A(点拨:散曲是由诗词演变而来、 可以配乐演唱 赛龙舟 歌唱 7.D 生在明朝,故选 D。) 商 市区 6.C 11.D(点拨: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玩的事发 南方 元宵节 挂彩灯 大都 大殿 大城市 大都 (5)春节 临安 勾栏 杂技 宋代 开封 庙会 市民阶层 瓦子 (4)杂剧 舍 宽阔 元宵节 (3)①城市 业 丰富多彩 5.D (4)关汉卿。 《窦娥冤》。 歌 15.(1)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窦娥冤 (2)春节(元旦)。相同之处:守岁、 挂年画、 贴春 王实甫 联、燃放鞭炮、穿新衣,节前洒扫庭户、往来拜 史学两司马 年、 逛庙会等。 (3)由于民族交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宋代城 巩固提升 市兴起,社会政治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开始 1.D 务实,追求理性。 2.B(点拨:唐都长安分为坊和市两部分。) (4)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做好传统文 3.D(点拨:宋代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是勾栏,故选 化的维护、弘扬、对外宣传,使传统文化不断弘 D。) 扬光大。(开放性试题,只要态度端正、积极向 4.B(点拨:南宋临安城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 上即可) 早市和夜市,故选 B。) 5

pdf文档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初中 > 七年级 > 历史 > 文档预览
5 页 5 下载 16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第 1 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第 2 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第 3 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第 4 页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练习).pdf 第 5 页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06-08 21:42:09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