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 1. 《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全诗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总起,向我们展示 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翻越五岭、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勇过岷山……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 :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 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在红军眼中,连绵的 “五岭”只是细浪,高大的“乌蒙”只是泥丸,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艺术化的缩小,这样写表 现出这些艰难险阻根本压不垮中国工农红军,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大而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不怕”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 “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战士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4.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 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 江后的愉悦心情;“寒”字突出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 5. 蒙 mēng 蒙骗、蒙人 méng 蒙蔽、乌蒙山 巧记:天刚蒙(mēng)蒙亮的时候,下起了蒙(méng)蒙细雨。 6. 近义词: 磅礴—盛大 逶迤—蜿蜒 7. 等闲①平常。 例:万水千山只等闲;此人非等闲之辈 ②随随便便,轻易。 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③无端,平白地。 例:等闲平地起波澜。 8. 描写战争的词语:烽火连天、人仰马翻、枪林弹雨、千军万马 9. 长征,也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指的是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大规模 战略转移。 长征是什么? 在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告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在我的笔下,长征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开端,是一首惊心动魄的史诗。 6《狼牙山五壮士》 1.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共分为五个部 分: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 个部分详写,这样安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记叙了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 2.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走”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 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 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他们 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3.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 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和语言,“抢前一步”、“猛地举起” 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4. 课文第二自然段既有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又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这样描 写,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 点面结合”。既顾及全面、体现广度,又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5. jiàn 山涧 .、实践 .、飞溅 .、饯 .别 6. 反义词: 崎岖—平坦 fèi 沸 .腾、浪费 .、荒废 .、心肺 .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7. 所知道的抗日英雄: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王二小 7《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了会前、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 2.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3. 对阅兵的场面描写层次清楚,先写领导人检阅部队,然后写受阅部队走过天安门,最后写看到 阅兵的群众欢呼雀跃。 4. 描写受阅部队时,课文按照“兵”出场的顺序依次描写,描写过程中注意点面结合,相互映 衬,先“点”后“面”, 雄伟壮观。分别介绍“海军”、“炮兵”等各个方队,详写了“战车 师”“骑兵师”这是“点”;然后总写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这是“面”。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 各具特色的队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阅兵过程,既有对受阅部队的正面描写,又有讲述群 众反响的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出了当时热烈的场景。 5.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 面红旗迎风招展。”这句话简单介绍了会场的设置与布局情况,显得热烈、庄严。 6. yuè 阅 .读、愉悦 .、跳跃 .、跨越 . jù 距 .离、火炬 .、抗拒 .、根据 . 7. 提 dī 提防 tí 提醒、提高 例句:车站里的广播不停地提醒旅客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提防小偷。 8. 排山倒海,出自《资治通鉴》意思为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近义 词有:惊天动地、翻天覆地。 9. 形容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头攒(cuán)动、熙熙攘攘 8*《灯光》 1. 《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 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 福生活来之不易。 2. “灯光”是本文的线索,由天安门的灯光写起,叙述了郝副营长的故事,又回到天安门前的灯光, 与开头相照应。“灯光”里寄托着作者的哀思与愿望。“灯光”的含义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 要忘记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是他们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壮举是永远 闪耀在人们心头的“灯光”。 3. “多好啊!”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依次表达的感情是感叹幸福、充满渴望、憧憬未来。由“灯 光”的往事让我们感受到郝副营长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的生活、不畏牺牲。 4. 豫—河南 ;皖—安徽;苏—江苏 5. jiān 歼 .灭、坚 .定、艰 .难、兼 .职 6. 近义词:憧憬—向往 chōng 憧 .憬、冲 .锋、充 .实、忧心忡忡 .. 黑魆魆—黑漆漆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 璀璨—灿烂 7. 《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爷爷。 口语交际:演讲 1. 演讲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针对性②可讲性③鼓动性 2. 演讲稿怎样才有说服力:①观点要鲜明②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 引用名言警句。③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3. 演讲注意点:①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②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 力。 语文园地 2 1.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连用两个 “只听见”以动衬静,渲染了全场庄严肃穆的气氛,增强了句子的抒情性。 2.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 心的愉快。”连用两个“是那么”强调了草原的可爱之处“清鲜”“明朗”,有力地抒发了“我”愉 快的心情,增强了句子的抒情性。 3. 提示语可以是说话人的语气,也可以是说话人的心理、神态、动作。从位置上,可以放在话语之 前,也可以放在话语之后,有时提示语放在中间,表示短暂停顿。 4. 从三国时期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 到宋代李纲的“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看到 了仁人志士对“热爱祖国”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习作 2《多彩的活动》 关键 1:“活动过程” 同学们,每个活动总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可以先回顾一下这个活动是按什 么样的顺序开展的,分为哪几个阶段(或步骤),每个阶段做了些什么(或有些什么内容)?然后, 试着画一画整个活动的流程图,用流程图来清晰、完整地呈现活动的过程。 关键 2:“活动场面” 同学们,写好活动场面一定要注意点面结合。活动是由许多人参加的,因此要写出活动中群体人物的 整体表现,这就是“面”。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将每个人的情况都写一写 , 文章就没有重点了。 所以,还要在总写群体人物活动概况时,抓住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人物来详细写,具体地写他在活 动中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即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这就是“点”。点面结合就能既展现活动 全貌,又突出局部细节。 关键 3:“活动体会” 同学们,参与一次活动,就是帮助我们增加一种新的生命体验 , 或许是展示自我风采,或许是走进 他人的世界 , 或许是开阔眼界汲取文化养料,或许是放飞心灵体会快意人生。因此,写活动除了要 把过程写清楚、场面写生动外,还要写出参加活动的体会。想想通过这次活动,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得到什么启示,明白什么道理,获得什么锻炼等,把这些写清楚了,你的文章就锦上添花,大功告成 了。 好词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走走停停 快快慢慢 摩拳擦掌 铿锵有力 紧追不舍 咬紧牙关 奋力拼搏 遥遥领先 并驾齐驱 你追我赶 旗开得胜 生龙活虎 人流如潮 振奋人心 异常激烈 整装待发 全神贯注 热闹非凡 摩肩接踵 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 争先恐后 背水一战 一决雌雄 齐心协力 犹豫不决 气势非凡 龙飞凤舞 飞天遁地 飞檐走壁 纵身一跃 闪转腾挪 上蹿下跳 好句 1. 只见大家穿着新装,欢呼雀跃,笑声不断,还有的扭着秧歌。世界上好像只留下这让人看着兴奋 的红色。 2.我们身穿节日的盛装,欢呼着从四面八方拥向营火,大家手拉着手,踏着欢快的节奏,围着营火跳 起了欢乐的集体舞。 好段 1. 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 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对方,一会儿又移向我们,互不相让。双方拉拉队的队员 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红绸带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了 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 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拉拉队的喊声,红绸 带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胜利了。 2.随着队伍越来越靠前,我的心里也越来越紧张。终于,轮到我了,在走向打靶位置时,我的小心脏 也怦怦地跳动着。手也不停地发抖,牙齿因嘴唇的抖
六(上)语文第2单元自编知识点.pdf
小学 >
六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6 页
1 下载
15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3-02-26 01:01:33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