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2 名著阅读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复习(七年级下) 《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舒庆春(1899-1966),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 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标题含义 1、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2、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祥子趁匪兵退却时,逃了出来,并牵回了三匹骆驼,他在路上把骆驼卖了,换回了三十五元钱。祥子 生了一场大病,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恐怕就是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 听了去。一清醒过来,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三、祥子的人生经历 1、一流车夫: 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 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 100 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 96 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 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 始叫他“骆驼祥子”。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 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 到了人和车厂。 5、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 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 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 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 院里租房完婚。 7、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 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 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 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 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四、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 (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主题思想: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 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五、人物形象分析 1、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 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 弃的行尸走肉。 试结合祥子的相关事例分析其形象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 明确:由人变“兽” ,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 (1)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 (2)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 (3)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虎妞: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在和祥子的感情 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但她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由于是 车厂主人女儿,在钱财和地位上有很大优越感,她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这是她和祥子理想的主要 分歧所在,祥子要的是自食其力。最后因为难产而死。虑妞既是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 会的牺牲品。是剥削者也是被剥削者。 3、刘四爷:虎妞的父亲,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奸诈圆滑,从不肯在外面失面子。人 和车厂的老板,土混混出身,是个典型的剥削阶级,极端的自私自利,残忍霸道 。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什 么时候该紧一把,哪里该松一步。但他又讲面子,绝不一面儿黑。人老心却不老实。 4、曹先生:因为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5、小福子:她是一个善良、美丽、要强、勤俭的人,是祥子喜欢的人,但最终不堪生活的屈辱含恨自缢 , 一步步走向毁灭,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六、精彩片段赏析 (一)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 , 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 呼吸,不能迈步。他象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 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 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 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 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郯着水不管高低深浅的跑起来。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 , 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 1、请归纳选文的主要情节:祥子在暴雨中拉车 2、文是红色语句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冷漠无情、缺乏同情心。社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3、最后一段将祥子比作“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风雨中的树叶是单薄的无助的,而黑暗社会中的祥子也是单薄的无助的,他根本没有力量和这个社 会抗争,正如风雨中的树叶没有力量与风雨抗衡一样。 4、从文段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1)是现实人吃人的 万恶的旧社会对穷人造成的伤害。 (2)是上流社会人对穷人的盘剥和欺压。 (二) 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 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 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借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越闲越懒,无事可作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 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的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 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够驳倒,没人能把它解释开; 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1、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时假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祥子变得自怜、自私、闲散与懒惰。 2、根据你对这部原著内容的了解,说说祥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因是经过了三起三落及心上人小福子的自杀。 3、红色句是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祥子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并谈谈你的感悟? 心理描写;心态:表现了祥子从要强、奋斗到绝望、随落的心态。 感悟: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不让好人生存。 (三)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 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 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 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 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 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1.文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列举三件事) 参考示例: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 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说明:情节大致能说出即可) 七、体会《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1、结构紧密,线索分明 作品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作品紧紧围绕希望——奋斗——绝望——堕落这条主线, 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了祥子和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情节 曲折而具有戏剧性。 2、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幽默和“京味”语言的熟练运 用。 3、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 4、深厚文化的底蕴。写北京的生活,北京的车夫,旁及北京种种的人情风俗。在炎凉的世态中揭示 文化。 《海底两万里》 一、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 年),19 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 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 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 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 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 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 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二、主题概括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 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在这部作品中,他将对海洋的幻 想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在小说里,凡尔纳 借尼摩船长之口表达了对海洋的赞美和热爱。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种种险险象环生 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 三
专题12 名著阅读 知识梳理.docx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8-15 18:52:37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