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辅导教案 教学课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 1、进行基础训练,巩固基础; 2、分析段落作用,理解文章主旨; 3、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得分率。 1、分析的不同位置段落的不同作用,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答题; 2、理解文章主旨,读懂文章内容。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 建 议: 良□ 中□ 差□ 教学内容 课 一、课内巩固 堂 教 人迹罕至: 〖解释〗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示例〗它们所以不被人知,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交通阻隔的地方。 学 过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示例〗广场这时已是一片锣鼓喧天,~。 程 来势汹汹: 〖解释〗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贬义词。 〖示例〗洪水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可歌可泣: 〖解释〗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 迹。褒义词。 鲜为人知: 〖解释〗鲜:少。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 〖解释〗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 课 堂 收 获 〖解释〗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贬义词。 课 家喻户晓: 〖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堂 教 〖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 妇孺皆知: 〖解释〗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学 过 程 马革裹尸: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释〗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 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二、记叙文赏析 1、常见题型之分析段落作用结构: (1)结构: ① 开头: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 中间:承上启下,伏笔、铺垫。 ③ 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上文、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2)内容: ① 开头:奠定感情基调、点明题意、渲染气氛。 ② 中间:点明主旨(中心)、深化主题。 ③ 结尾:点明主旨(中心)、深化主题、点题。 三、实战演练 漓江情韵 [来源:学科网]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 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 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 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来源:学*科*网]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 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 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 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 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 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 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 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 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 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 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 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躯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 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 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 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 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 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来源: 学科网 ZXXK]]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 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 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 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 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 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 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 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作者:从维熙。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 用?(2 分)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 分) 4、从文中画横线的 a、b 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 [来源:Zxxk.Com]] [来源:学科网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 可) (4 分) 四、练习巩固 (一)基础训练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020 年的中国,注定将被历史铭记。 在这场共同的抗疫斗争中,我们无数的白衣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冲向湖北,冲向 武汉,救助新冠肺炎感染者,日夜奋战,鞠躬尽 cuì( )。在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领导下,在 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力挽狂 lán( ),取得了抗击战的胜利。现在各行各业复工复 产,国民经济稳步提升,孩子们又分批回到了校园,这真是妇 rú( )皆知的高兴事。 2.根据课文默写(8 分) 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④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⑤ 念天地之悠悠, ⑥ 。(岑参《逢入京使》)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⑦ 晚年的王维看到盛开的芙蓉“花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落寞景象,不禁想起自身遭 际,勾起他丝丝感伤之情。但幸运的是苍翠的竹林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兴之所至,他可以 “ , ”(王维《竹里馆》),有琴声相伴的惬意生活又抚平了他心底的波澜。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能够让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酣然入梦的地方。 B.平时心高气傲的小刘,这次被诘问时居然没有反唇相讥,实在有点出乎众人意料。 C.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D.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兵。 4.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不管山路是多么得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C.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D.学贵有疑,我们要善于不断地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B.《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登飞来峰》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 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 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 6.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3 分) A.《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从海面上“怪物”出没开始写起,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 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B.作者凡尔纳在人物处理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尼摩艇长的性格身世神秘莫测,令人捉摸不 透,而阿罗纳克斯、龚赛伊、尼德·兰都透明到了极点。 C.阿罗纳克斯是学者的典型,知识高于一切,为了探究科学的奥秘,不惜牺牲自料由。捕鲸 手尼德·兰则是典型的仆人,对主人忠心耿耿;龚赛伊是平民的代表,成天想着两件事:美食和 逃跑。 D.海底两万里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 ,打捞西班牙沉 船的财宝,与章鱼搏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7.阅读《骆驼祥子》,选择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3 分) A.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应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 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B.作者老舍用一种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富有地方色 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C.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杨先生是大学教授,具有人人平等的民主观念。第二 次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刻薄。祥子不甘受屈辱,四天便离开了。第三次夏先生 家,祥子受夏家姨太引诱而得病,离开夏家。 D.《骆驼祥子》这一书名既概括“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也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 苦耐劳、沉默憨厚。 8.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题目(5 分) 选段一: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 微微地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 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

doc文档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11 页 0 下载 2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第 1 页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第 2 页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第 3 页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第 4 页 (机构专用)记叙文之分析段落作用——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拔高学案(14112020).doc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6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8-15 18:50:52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