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5 讲 诗词鉴赏 【学习目标】 1.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梳理考点、知识点。 【基础知识】 (一)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主旨: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古吊今的感慨,抒发了生 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之感。 2.诗句理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 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诗人的心情非常苦闷。诗人俯仰古今,表现了自己 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 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面对悠悠天地,作者不 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 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二)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 ,诗人正“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 ,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主旨】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 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诗歌理解】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乍一见泰山高兴的不知如何形容的惊叹和仰慕之情)在古代齐鲁两 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的高大)大自然将神奇和 秀丽集中于泰山(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写出泰山 的高大)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凝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我 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每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 联是细观,尾联是俯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三)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鄞县任上过越州时所作。诗人登上飞来峰,顿觉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由此抒发了不凡 的抱负。诗的后两句寓哲理于形象,可见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 【主旨】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歌理解】 第一句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描绘了古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了 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 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的 说法,而诗人却说“不畏”。表现了诗人在官场不畏奸佞的勇气和决心。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创作背景】 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 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主旨】这首诗是诗人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赞扬了乡民的热情 好客,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诗歌理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 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 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 穷。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 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 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尾联笔锋一转: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 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 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 人形象跃然纸上。 (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 48 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 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 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 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 性格和献身精神。 【诗歌理解】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 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 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 “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 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 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 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 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考点剖析】 考点一:品味炼字 例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①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一个“蘸”字将桃花鲜艳水灵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意趣 盎然。 【解析】 解答炼字类题,可以从词性、感情色彩、修辞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去把握它的 内涵,同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分析这个词的作用。“蘸”是“在水里沾 一下就拿出来”的意思,将桃花鲜艳水灵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意 趣盎然。 考点二:赏析名句 例 2.《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 解。 【答案】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诗句在写景中蕴含 哲理,如同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 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天地。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句含义能力。首先通读诗词,整体上把握诗词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根 据句子表达的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学习领悟其蕴含的哲理。本句意思是: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 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这就情况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中面 对重重艰难险阻,只要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 的崭新境界。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 能“绝处逢生”。 考点三:主旨情感 例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游子思乡之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诗歌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把握意象,进而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考点四:想象描述 例 4.阅读陆游《游山西村》,描绘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答案】示例:一座座山,一道道水,诗人穿行于山峦、溪流之间,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 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解析】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景物山、水、路、柳、花、村, 根据句子的意思,添加恰当的语句将它们 串联起来,形成美丽的画面。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 考点五:表达技巧 例 5.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列题目。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是如何将“离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答案】“浩荡”指水势汹涌壮阔,以“浩荡”修饰“离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的深广;又运用景物描写, 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注意联系诗句理解。“浩荡”本义形容水势汹涌壮阔,“离愁”本为无 形之物,用“浩荡”来形容,则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离愁之深广;“白日斜”是“白日西斜”之意 , 点染出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情景,联系诗人辞官出京的写作背景,可知这一景物描写渲染了日暮穷途 的氛围, 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浩荡离愁”。 【过关检测】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山中的云气

doc文档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第 1 页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第 2 页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第 3 页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第 4 页 第05讲 诗词鉴赏-【暑假辅导班】新八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程(解析版).doc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5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8-15 18:43:22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