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读过的名著《朝花夕拾》你还有印象 吗?里面写到的《小引》《狗·猫·鼠》《阿长与 < 山海经 >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你还记得哪个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其中的一篇— —《藤野先生》。 知识点 1 :《藤野先生》 一、作者介绍 鲁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 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 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 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 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 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 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代表作品 1. 散文集《朝花夕拾》: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如《社戏》《故乡》 《孔乙己》 3. 散文诗集《野草》:如《雪》 4.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 么》 三、课文分析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 年至 1906 年在日本留学 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离别虅野的二十余年后的 1926 年 10 月 12 日。鲁迅到日本,最初,“梦很美满, 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 仰”,仙台医专学医时,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中神 情麻木的中国人给鲁迅以很大刺激,促进了他弃医从文 的思想转变,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唤醒国民 灵魂。写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积 极支持爱国青年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 文人进行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 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1 )基础过关 绯红( fēi ) 油光可鉴( jiàn ) ( pōu ) 芋梗汤( yù )( gěng ) 不逊( xùn ) ( jié ) 瞥( piē ) 深恶痛疾( wù ) 芦荟( huì ) 匿名( nì ) 解剖 诘责 烂熳( màn ) ( 2 )词语解释 绯红:鲜红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诘责:质问并责备。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 不逊:无礼。逊,谦逊。 托辞:借口。 仰扬顿锉:(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 3 )复习思考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 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 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 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 线索又是什么? 3 、课文除直接写虅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 4 )文章梳理 ① 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1 - 3 )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 ( 4 - 35 )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 (36 - 38 )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②1-5 、 24-31 段没怎么提先生,删去如何? 1-2 段: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4 段:写途经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爱国之情,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主要动机。 5 段: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对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24-28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匿名信事件),对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29-31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均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 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④ 小结:写作特点及思想情感 文章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 离别的往事,歌颂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也展 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洋溢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五)选文分析(略) ( 6 )主题分析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 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湎一一藤野先生学习 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 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 底。 ( 7 )艺术手法 ①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都有力地衬托了藤野先生的伟大性格和作者高度的 爱国主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思想。 ② 白描手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 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 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 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知识点 2 :《回忆我的母亲》 一、作者介绍 朱德( 1886-1976 ),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 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 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二、写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亲于 1944 年去世。朱德同志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 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 1944 年 5 月 4 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 1 )基础过关 佃农 diàn 韶关 sháo 仪陇县 lǒng 豪绅 shēn 蛮横 mán hèng 差役 chāi yì 勉强 miǎn qiǎng 和蔼 ǎi 溺死 nì 妯娌 zhóu lǐ 周济 jì 不辍 chuò 迁徙 xǐ 祖籍 jí ( 2 )词语解释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略;叙,谈。 ( 3 )复习思考 1 、母亲一生值得作者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 么选择诸如煮饭、喂猪、挑水、周济穷人等小事 来写呢?这些事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呢? 2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结构形 式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 作用? ( 4 )文章梳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 2-15 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 16-17 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第一部分 ( 1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交代写文章的缘由。 ( 2 )“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 3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第二部分 第 2 段:我家是佃农。 第 3 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 4 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 5 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 6 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 7 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 8 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 研讨第 9 段 注意写作方法:前后呼应 提问: (1) 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 (2) 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 研讨第 10—13 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第 10 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 11 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 12 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 13 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 研讨第 14 、 15 段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 1 、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2 、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是母亲留给儿子最 宝贵的财富,作者也深深懂得这“财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对母亲发出了由 衷的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 ① 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 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 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 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例如第 8 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 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 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 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五)母亲的事迹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记忆时起) “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 菜、喂猪……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 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识大体、明事理 1908 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 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抗战以后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革命 1944 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1885 ~ 1900 年前后 大革命时期 ( 19241927 年) ( 6 )主题分析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 优秀品

pptx文档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23 页 0 下载 2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第 1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第 2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第 3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第 4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3讲-《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复习-课件.pptx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8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8-15 18:33:4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