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八年级 学科教师: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主 时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题 学习目标 间 1.了解关于新闻的知识,掌握阅读新闻的方法。 2.掌握消息、特写、通讯的区别。 教学内容 1、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互动探索 说起新闻,我们都不陌生。电视上有《新闻联播》,报纸上大幅版面都在报道最新的各类新闻,那么你 了解新闻吗?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对新闻的理解。 新闻相关知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 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我们平时涉及到的多是消息和通讯,中考考 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五大结构 査的也多是消息。消息是以最简洁的文字和最快的速度报道新近发生的、有 想一想:这五部分中哪个最重要? 价值的人和事的文体。由于它报道迅速,传播面广,篇幅短小,成为新闻体 标题——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要看标题) 裁的代表。 导语——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 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特点 要看导语)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6 大要素)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 Who When Where Why What How (5W + H)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中,也可插在“导语”或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结构 “结语”中) 结语——是新闻的结尾,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备注: 1.有些新闻还有电头,电头指发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包括通讯社 名称,发报的地点、日期等,例如“新华社北京 5 月 1 日电”。 2.有些新闻的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三大文体的区分 消息 定义 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 近发生的时间的一种新闻 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 泛。 通讯 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 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 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 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 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 和有关环境气氛。分为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 结构 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突出主要事实。 结构灵活,类似于散文,结构 有纵式、横式、层层递进式。 特写 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 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 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 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 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 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 裁。 结果灵活,如同讲故事,怎样好 听怎样讲。用“文无定法”形容最 恰当。 消息和 特写 消息 特写 共同点 简要、迅速、真实 不同点 报道全过程 片段 朴实 生动形象 特写 共同点 特写和通讯 通讯 运用形象思维、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 片段 报道全过程 横剖面,笔力集中,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更强调时效性、现场感 【例题精讲】 例 1. ①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 主体 结尾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时间 正文 D.标题 时间 人物 答案详解:B ② 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详解: 1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②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阅读文章后回答题目。 阅读一: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本报赫尔辛基 10 月 5 日电(记者卞晨光)瑞典卡罗琳医学院 5 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5 年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裔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 药物治疗疟疾、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 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 800 万瑞典克朗(约合 92 万 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以表彰她对治疗疟疾新药的发现”,另外两名科学家共享另一半奖金。 屠呦呦团队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长期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在当时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 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 现了青蒿素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随着青蒿素药物的应用,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各国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得到挽救。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标准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也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阅读二:屠呦呦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当地时间10日15时许,瑞典已进入北欧冬季漫长的“黑夜模式”,但黑暗与寒冷没有降低众人对中国 女药学家屠呦呦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关注热度。 酒店大堂挤满了各国记者,他们等待着即将前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获奖者。屠 呦呦在其丈夫等人的陪同下从酒店贵宾通道走出,当新华社记者问及她此时的心情时,她微笑着点头致意, 随后登上等在酒店门口的专车,前往颁奖仪式现场。 和往年一样,当地时间16时30分许,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歌声中正式拉 开帷幕,瑞典王室成员、政界领导人及其他各界人士1300余人出席颁奖仪式。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 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记者在现场看到,屠呦呦身着亮紫色长套裙,佩戴一枚充满中国古典 韵味的银色胸针,与其他获奖者逐 一登上用2万朵鲜花装饰的领奖台就座。在大部分身着黑色燕尾服的诺奖得主中,屠呦呦显得格外醒目。尽 管4日抵达瑞典后旅途劳顿,近几天又参加新闻发布会、主题演讲等一系列诺贝尔周的活动,但84岁高龄 的屠呦呦看起来仍精神矍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代表在用瑞典语介绍屠呦呦的获奖成就时说,每年全球都有约50 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究中国古籍,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 这一研究 成果随后被应用于疟疾治疗的药物中,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在过去15年间将疟疾死亡率降 低了一半。 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屠呦呦颁发诺贝尔奖证书、奖章和奖金。全场嘉宾起立致敬, 现场回荡着持久的热烈掌声。 按照惯例,颁奖仪式后,所有获奖者均参加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的晚宴。记者了解到,屠呦呦与丈 夫李廷钊一同坐在第10号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得主的晚宴答谢致辞由获奖者之一的威廉 •坎贝尔代 表发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马茨•瓦尔格伦对新华社记者说,他非常敬佩屠呦呦及其科研团 队不断坚持研究工作的钻研精神,他们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的科研成果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给不发 达国家带来福祉,这对世界人民来说非常重要”。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英厄马尔•埃恩贝里表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是众望所归,今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也显示出传统中医药研究对当今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埃恩贝里说:“传 统中医药对世界是一份厚重的礼物,应该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更深入地挖掘和探索。” 阅读三:86 岁诺奖得主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刚刚过完 86 岁生日的屠呦呦今天获得了 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 500 万。2015 年 10 月 5 日,她因为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还有超导专家赵忠贤。2000 年至今,共有 27 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去年该奖曾空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930 年 12 月 30 日,屠呦呦生于浙江宁波一个书香世家。呦呦一词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 鸣,食野之蒿”, “呦呦”意为鹿鸣之声,“食野之蒿”, 据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当时并没人预见到诗中 的那株小草会影响到屠呦呦的一生。 宁波旧居的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虽然因识字不多且读得磕磕绊绊,这里是她医 学梦想萌发的温床。 1946 年一场灾难降临,她不幸染上肺结核,学生生涯被迫中断两年多。这段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 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 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读书时的屠呦呦“长相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据学校一 位老师说,成绩单上有 90 多分的,也有 60 多分的。但屠呦呦那时就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 的事情,就会 坚持下去,努力去做。 1951 年春,屠呦呦从宁波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 学。她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接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又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1955 年,屠呦呦大 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上世纪 60 年代,因疟原虫对抗疟特效药奎宁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 界的研究课题。1967 年 5 月 23 日,中国 60 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了代号“523”的任务,研究 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的 1969 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也参与进来。39 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研 究 组组长。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调查了 2000 多种 中草药制剂,选 择了其中 640 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 200 种草药中,得到 380 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 疟疾检测。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但进展并不顺利。 当年屠呦呦整天泡在实验室,每次回到家,身上满身酒精味道。而当放弃酒精改用乙醚后,由于乙醚对 人体有毒性,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型肝炎,而她团队中的钟 裕荣,则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

docx文档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18 页 0 下载 2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第 1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第 2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第 3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第 4 页 暑假新八年级第1讲- 新闻分类阅读:消息、特写、通讯- 教案.docx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3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8-15 18:32:0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