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小学
初中
合集
会员中心
首页
小学
初中
合集
个人中心
搜索文档
专题 13 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的考查以散文和小说为主,选文一般来自课外,以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的时文或当代 名家名作为主;侧重包含人生哲理、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人、叙事类作品。 散文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主观抒写,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按传统的 说法,散文是与骈文、韵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即除了诗、词、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诸如 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寓言、神话及记事抒情一类文章,均可列入散文范畴。这是广义的散文。狭义 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一、散文的特征 ① 形散而神不散;②时间跨度大;③空间转换广;④事件牵涉多;⑤表达方式活;⑥取材组材巧。 二、散文的分类 ① 叙事散文:在此类散文中,作者的写人和叙事都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作者的情感常常隐含于委 婉跌宕的叙事之中。 ② 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描 述人、事、景、物的片段来传达 出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风貌,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 ③ 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 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 考、联想的天地。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 三、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表面看起来,短篇小说和记人写事的散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仔细比较,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不 同之处: 第一、散文较多的是 写真人真事,当然允许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综合、提炼,对某些人物、事件、细节 进行虚拟,不必完全受真人真事的限制,而小说要求 更多的艺术虚构和概括。 第二、散文以抒情为主,抒情性的散文自不待言,即使是叙事性的作品也要有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 象, 把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而不要求人物和情节的完整。 这与小说强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 会生活明显不同。 第三、散文 篇幅很小,结构灵活。 散文一般都比短篇小说简短,结构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有形 散而意凝的特色,不像小说是通过对人物行 动以及情节和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主旨。 四、散文的线索 以情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 五、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1.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 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 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衬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 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5.设置悬念: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 理的一种写法。主要包括:倒叙法、睹物思人法、误会法、设问法等。 6.渲染烘托: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人或其情感,且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使要突出的人、 事物更加鲜明。 考点一、把握主要内容 命题热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线索。(3)筛选主要信息, 填写部分情节。 解题技巧: 1.概括主要内容: (1)提炼要素法:通读全文,提炼概括文章的六要素,然后进行合理组织,语言要简洁凝练。 (2)题目扩展法:对题目进行扩展充实。 (3)摘录、增删语句法:引用、整理或增删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 重点段落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4)概括法:(何时)某人(何地)做某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 (5)叠加法:分别概括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组合成句。 (6)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2.筛选整合信息 (1)审题。确定题目的要求,梳理并分析关键词。 (2)定位。找到题目中提示词句的位置或意义覆盖的范国。 (3)分析筛选。分析筛选信息时要注意:根据题目分析要点,找出解答的有效信息。要找准相关句 段中的概括性词语,若没有概括性的词语,则要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概括。除重复的、次要的、无效的信息, 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出有效信息。按分值答题。 ( 4 ) 组 合 要 点 , 连 成 向 段 , 要 做 到 简 洁 通 顺 、 完 整 规 范 。 考点二、把握主旨情感 1.从分析散文类型入手。不同散文表达中心的方法不同,借此可以帮助我们确立归纳的着眼点和归 结点。叙事散文应看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应分析写了什么景物, 抒发了什么感情;议论性散文主要分析阐发了什么观点或哲理;咏物散文最鲜明的就是托物言志,主要分 析所托之物被赋予了哪些象征意义。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提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 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对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在散文中,作者往往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7. 关 注 文 章 的 开 头 、 结 尾 段 。 文 章 的 主 旨 一 般 位 于 段 首 或 段 尾 。 考点三、分析文章线索 (一)确定文章的线索 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为线索。如《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3)以 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6)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 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提示: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如《藤野先生》,除 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 2.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 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二)分析线索的作用 线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结构安排: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 ② 叙述条理:彰显行文脉络,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③ 主 题 表 达 : 使 文 章 主 题 的 表 达 更 充 分 , 更 集 中 。 考点四、赏析表现手法 命题热点: (1)辨识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技巧: 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 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 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作用 具体如下: (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 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的 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地描写刻画,更 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 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5)先抑后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 …,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 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特点,精心刻画,从 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点明了… …的主旨,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 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11)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内容更……,中心更……,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 共鸣。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的情景,烘托了一种……的气氛(或者渲染了一种…… 的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感情(心理)。 ( 13 ) 虚 实 结 合 : 更 鲜 明 地 刻 画 人 物 的 性 格 , 凸 现 事 物 、 景 物 的 特 点 , 更 集 中 地 揭 示 题 旨 。 考点五、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作者所见所闻的事情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 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2.第二人称: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有明确的倾诉对象。可用拟人手法, 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3.第三人称: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 真实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 自 如 。 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 1. 抓住主要事件。根据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品质。 2. 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
专题13 散文阅读(原卷版).docx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29 页
0 下载
2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下载文档
还有
24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8-15 18:29:48
上传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91.34 KB)
收藏
分享
最新文档
专题12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11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
专题10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解析版).docx
专题07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解析版).doc
专题05 第五篇 长征-【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
专题11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解析版).doc
专题12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解析版).docx
专题08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10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x
专题09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暑假预习】云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分章基础练习题(原卷版).doc
1
/
29
10 个金币
下载文档(691.34 KB)
回到顶部
×
下载提示
文档下载,需要消耗您
10
个金币。
您确定要下载
专题13 散文阅读(原卷版).docx
文档吗?
×
下载提示
您确定要下载
专题13 散文阅读(原卷版).docx
文档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档举报
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
淫秽色情
虚假中奖
敏感信息
人身攻击
骚扰他人
×
收藏文档
收藏文档
请选择收藏夹
请选择收藏夹
没有合适的收藏夹?去
创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