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小说人称与记叙顺序 同步练习(含答案) 【巩固训练 1】 银行里的男孩 (美国)菲利普·罗斯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 40 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 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 V 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 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 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 14 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 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 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 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 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 100 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 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 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 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7.“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4 分) 18.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 分) 19.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20.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4 分) 21.综观全文,你看出“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5 分) (一)(19 分) 17.( 4 分)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非银行的顾客;银行职员不给这位开了账户的 14 岁的男孩取钱。 18.(2 分)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19.(4 分)(1)男孩因害怕挨打但又取不到钱而灰心失望。 (2)“我”的主动帮助让男孩看到了希望,因此紧紧地 靠着“我”。 20.(4 分)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从侧面烘托出“黑人”保护孩子利益的执着;欲扬先抑。 (1 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1.(5 分)性格(3 分,答出一点 1 分,答出两点 3 分)关注细节,小心谨慎;耐心热情,关心客户;热爱工作, 忠于职守。 启示:(2 分)言之成理即可。 【巩固训练 2】 老猫 季羡林 ① 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浑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 ②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 ;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 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③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 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 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⑤ 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 到了此时此刻,它们决不呆在主人家里,让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了出去,到一个最僻 静、最难找的角落里,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死猫的尸 体。 ⑥ 我听了以后,憬然若有所悟。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很大 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这一点经验吗?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的赫赫 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 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一个人早死几个小时,或者晚死几个小时,甚 至几天,实在是无所谓的小事,决影响不了地球的转动,社会的前进。再退一步想,现在有些思想开明的人士,不想 长生不老,不想在大地上再留黄土一抔;甚至开明到不要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但是仍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麻烦: 登报,发讣告,还要打电话四处通知,总得忙上一阵。何不学一学猫们呢?它们这样处理生死大事,干得何等干净利 索呀!一点儿痕迹也不留,走了,走了,永远地走了,让这花花世界的人们不见猫尸,用不着落泪,照旧做着花花世 界的梦。 ⑦ 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我觉得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 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他们对待要死的人的态度。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们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 到了此时,要死的老嬷嬷或者老头,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个个喜笑颜开, 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后事如何,壁画不是电影,是不能动的。然而 画到这个程序,以后的事尽在不言中。如果一定要画上填土封坟,反而似乎是多此一举了。我觉得,净土中的人们给 我们人类争了光。他们这一手比猫们又漂亮多了。知道必死,而又兴高采烈,多么豁达 !多么聪明!猫们能做得到吗? 这证明,净土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人为万物之灵,他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们对比之 下真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净土!(选自《中华散文名篇》,有删节) 1.作者笔下的老猫主要有哪些特点?(4 分) 2.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反而先从病重的老猫写起,请赏析这种行文的妙处。(4 分) 3.季羡林散文独具一格,阅读全文,试从抒情艺术、语言特色中任选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 分) 4.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对敦煌壁画“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 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的送葬形式,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案: 1.① 虎皮斑纹,不黑不黄,不美观,很普通,很平常;② 眼睛炯炯有神,虎虎有虎气;③ 善解人意,体念主人, 不想主人为自己难过而离家。 2.① 采用倒叙写作手法,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其命运的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② 为正文主题作铺垫,引发作者对老猫离去的哲学思考。 3.角度一:抒情艺术 要点: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情感朴实而厚重。采用写实方法,以“身边琐事”来抒发自身真实感受。 (结合实例 加以分析)2、注重抒情与描写的结合,通过描绘事物的特点来抒发情感。(如第一段和第三段)3、通过议论来升华情 感,在对事物的看法中,表达对生死观的思考,抒发对猫的特殊情感。 角度二:语言特色 要点:①语言简朴却意蕴深远,情感厚朴;② 长短句结合,具有参差之美。③不刻意追求语句工整、辞藻华丽, 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最高境界。 4.答案示例:这种送葬形式有悖民族传统。①为死者送行的程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然,传统的形式 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必然性的;② 敦煌壁画的生死观念,参透了人生奥秘和自然规律。这并不是普通百姓能达到的境界。 ③对死者的哀伤是生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不舍之情,我们不应该刻意压抑。 【巩固训练 3】 传递 ⑴ 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 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 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 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 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 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 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 手 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 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 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 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⑹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
【机构专用】 小说人称与记叙顺 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861).doc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8-15 18:27:5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