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主题 教学目标 《与朱元思书》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内容 【导入】 山中 杂诗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1·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2·烟:此指云雾。 3·窥(kuī):从缝隙中看。 4·檐(yán):房檐。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 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 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 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 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 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 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 情。 【知识梳理】 【作者介绍】 吴均(469~520 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 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 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 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写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 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文体知识】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 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 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 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原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1。从流飘荡 2,任意东西。自富阳 3 至桐庐 4,一百许 5 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 水皆缥碧 6,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急湍甚箭 8,猛浪若奔 9。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10;负势 竞上 11,互相轩邈 12;争高直指 13,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4。蝉则千转 15 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16 者,望峰息心 17;经纶世务 18 者,窥谷忘反 19。横柯上蔽 20,在昼犹昏;疏条交 映 21,有时见日。 【注释译文】 【注释】 1.共色: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船)随水流漂浮移动。 3.富阳:市名,在富春江下游,现在属于杭州市。 4.桐庐:县名,在富阳西南,富春江边,现在属于杭州市。 5.许:表示大约的数量。 6.飘荡:青绿色。 7.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形容水清澈透明。 8.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 9.奔:奔马。 10.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11.负势竞上:(高山)依凭山势,争着向上。 12.轩邈: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 13.直指:笔直的向上。指,向。 14.嘤嘤成韵:鸣声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15.千转:不停地叫。“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16.鸢飞戾天:老鹰飞到天上。《诗经·大雅·早麓》中的句子,这里用来比喻追求高位。戾,至。 17.望峰息心: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 18.经纶世务:办理政务。 19.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0.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枝。 21.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 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 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 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 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 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 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 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 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 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 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 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 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 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 见到阳光。 【课文梳理】 《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 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 “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写景重点上, 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 “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 宜,轻重有度。 【板书】 【文言现象】 1.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zhuàn),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声。例句:蝉则千转不穷。 ②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的意思。例句:窥谷忘反。 2.古今异义 ①许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奔 古义: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 ③ 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④戾 古义:至 。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 3.一词多义 ①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美,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②上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③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④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 4.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②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④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 ⑤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⑥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 ⑦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5.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②倒装句 ⑴后置定语 鸢飞戾天者 ⑵互文 奇山异水

docx文档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初中 > 八年级 > 语文 > 文档预览
9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第 1 页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第 2 页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第 3 页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第 4 页 【机构专用】 《与朱元思书》 讲义—部编版七年级升八年级语文暑假辅导(15018986).docx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8-15 18:27:48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