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古人云:“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说明( ) A. 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B. 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 C. 人的嗅觉中枢不敏感 D. 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2. 味蕾内的味觉细胞对下列某种状态的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该状态是( )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三者无明显差别 3. 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D) A. 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C. 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 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 4.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C. “折断”的铅笔 B. 小孔成像 D. 看到镜子中的自己 (第 5 题) 5.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所示。当小明将耳 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 ) 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改变了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调和响度 6. 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 ) 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第 6 题) A. 狗 B. 猫 C. 蝙蝠 D. 海豚 7.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最容易在阳光 ) 下引发火灾的是( 8. 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 ) 到处”主要涉及的科学知识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9. 高速公路通过村庄路段,常会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 20 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 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 安装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 安装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第 10 题) 10. 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其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 ) 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A.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B.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C.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D.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11.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湖边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第 11 题)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12. 如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 (第 12 题)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5 米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第 13 题)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4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10°后,入 ) 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A. 100° B. 80° C. 120° D. 90° 14. 在科学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 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由于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⑤ B. 由于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15.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 M,且∠AOC=∠BOC,甲、 ) 乙两人分别站在 A、B 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A. B. C. D. (第 15 题) 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 16. 在一个透明玻璃罩内放一张会闪光的音乐贺卡,在贺卡闪光、播放音乐时,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 此时( A. 看不到闪光,也听不到音乐 B. 看不到闪光,但能听到音乐 C. 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音乐 D. 能看到闪光,也能听到音乐 17. 如图所示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 B. C. D. ) (第 17 题) 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18.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示意图,在晚上开车 ) 时( A. B. C. D. (第 18 题)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 19 题) 19. 如图,平面镜和长为 10 厘米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5 ) 厘米,则( A. 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 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至少高为 10 厘米 C. 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 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 10 厘米,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20. 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 15 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 ) 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第 20 题) 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将蜡烛移到 30 厘米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将蜡烛移到 40 厘米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7 分) 2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 红、 、蓝光叫色光的三原色;按电视机遥控器按键时,遥控器发射出来的是 。 22. 如图的眼球成像原理图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 _镜,请写出成像原 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 。 (第 22 题) 23. 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时,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_(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 (填“实”或“虚”)像。 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 24.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__ __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 _;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_ _。 反射角度数为_ (第 24 题) (第 25 题) 25. 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 _(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自动打开,照亮_ 的 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26. 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 发射超声波,经过 4 秒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30 米/秒。 (1)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 。 (2)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 _。为什么? 。可以用什么 测量? 。 (第 27 题) 27. (1)如图是某市 2019 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 _(填“反射”或“吸收”,下同),白条纹将光 __,再通过 它时,黑条纹将光 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 (2)医院手术室常用_ _线灯来灭菌。阳光下,在医院外喷洒水雾,有时会看到彩虹,这是太 阳光被水滴_ 而形成的。 28. 在民俗街上,小明对一个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 的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图甲所示透镜中的 ”产生了浓厚 __(填字母)进行观察。 (第 28 题)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测出透镜的焦距为 5 厘米。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乙 _(填字母)。 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_ A. 小于 5 厘米 B. 大于 5 厘米且小于 10 厘米 C. 等于 10 厘米 D. 大于 10 厘米 29. (1) 如 图 甲 所 示 , 用竖 直悬 挂的乒 乓 球 接触 发 声 的 音叉时 , 乒乓 球 会 被弹起 ,这个 现 象 说 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 验乒乓球 被弹起。 (第 29 题) 三、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_(填“会”或“不会”,下同)被弹起,乙实 30. 如图所示,一束由 A 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 O 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及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第 30 题) (第 30 题解) 31.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入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甲。现在让 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第 31 题) (第 31 题解) 四、实验探究题(第 32 题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27 分) 32.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凸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 32 题)) 物距 u(厘米) 35 25 20 16 像距 v(厘米) 14 17 20 25 像的性质 缩小或放大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正立或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虚像或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5 - 放大 正立 虚像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 _(填“增大”“减小” 33. 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蓉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 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图中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 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 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

pdf文档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初中 > 七年级 > 科学 > 文档预览
21 页 3 下载 17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第 1 页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第 2 页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第 3 页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第 4 页 第2章自测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6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06-08 21:52:1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