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眼球由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和内容物(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3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 凸透镜)。虹膜中央的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少。 2、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 形成视觉。 3、 眼疾: 近视: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 使物像模糊不清。(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 后面。(戴凸透镜矫正) 经典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如图 1 所示,凸透镜焦距为 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 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 2f 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C ) 图1 A.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B.一直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2.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 20 cm 的地方, 当把蜡烛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的速度大于蜡烛移动的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B ) A.是凸透镜,焦距为 20 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15 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 20 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 15 cm 3、小方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C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两只眼睛( A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远视 D.左眼基本正常,右眼近视 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 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cm 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6、有人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拍照,想拍出镜中的人物,结果( C ) A、他不会成功,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他能拍出平面镜中的人物,而且和直接对着人拍摄没有区别 C、他能拍出平面镜中的人物,但底片上所成像的左右与实际相反 D、他能拍出平面镜中的人物,但底片上所成像的上下、左右均与实际相反 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 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 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 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C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 是发光点,Sˊ 是 S 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 是凸透镜的主 光轴,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 9.如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 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10. 多选)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 ,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C )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 10 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 20 cm 处,光屏移动到 70 cm 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解析】由图可知,u=20 cm,v=30 cm,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故 A 正确;由成像性质可知 2f>u>f,且 v>2f,2f>20cm>f,由此可得, 15cmcm>f>10cm,故 B 错误;若将蜡烛移动到 20 cm 处,光屏移动到 70 cm 处,此 时物距 u=30 cm、v=20 cm,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倒 立、缩小的实像,故 C 正确;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把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凸 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像将靠近凸透镜,应当向靠 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即将光屏 向左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 D 错误。故选 AC 1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C) A. 视网膜、视网膜 B. 大脑、大脑 12.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 C. 视网膜、大脑 D. 大脑、视网膜 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D) 13.为什么近视的同学看黑板上的字总是眯着眼睛?(C) A. 为了缩小瞳孔 B. 为了使角膜变形 C. 为使晶状体变形,使所成的像刚好在视网膜上 D. 为了使视网膜变形 14.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 这说明小华已(B) A.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 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源:学科网] 15. 在盲点上不能引起视觉的原因是(B) A. 没有视神经 C. 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B. 没有感光细胞 D. 感光细胞分布过少 16cm.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图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B) (第 16cm 题) 【解】 凸透镜相当于眼球折光系统,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选 B。 17. 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作用相当于光轴可转、焦距可变的凸透镜。其特点是物距 必须大于两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某同学从低头写字到抬头 看黑板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A) A. 变大 B. 变小 【解】 焦距变大。 C. 没变 D. 先变小后变大 低头看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大,焦距小;抬头看远处,晶状体曲度会变小, 18.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50 厘米处时,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D) A.50 厘米 B.40 厘米 C.30 厘米 D.20 厘米 19.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D)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 体→角膜→瞳孔→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B. 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视觉中枢 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20.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1.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 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在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 影,而其它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凸 透镜,而气泡与周围的水组成 凹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处向下移动到较远 处,亮线的粗细变化情况是 先变细后变粗 。 解答:解:(1)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 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 (2)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 的作用,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有黑影. (3)亮线的位置相当于焦点的位置,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过程中,经过焦点 时亮线最细;从焦点处向下继续移动时,亮线变粗,是因为光线继续由焦点的位置向前沿 直线传播. 2. 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 A 处时,光屏上成一 个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在 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 B 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 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远__(填“近”或“远”)视眼的眼球。 (第 2 题) 【解】 眼球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凸透镜,视网膜接收经过晶状体折射的光线,相 当于实验中的光屏。换凸透镜后,要将蜡烛移动到 B 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 远视眼类似。 (第 3 题) 3.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睛,而看近处 的课本时,又要 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远视 眼(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睛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 A 区厚薄 均匀,B 区可以矫正远视。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A__(填“A”或“B”)区 看远处同学,再也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解】 本题要抓住远视眼的 成因: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 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矫正是配戴相应 的凸透镜。同时由题意可知,新型眼镜镜片 A 区厚薄均匀,B 区可以矫正远视,因此 B 区 相当于凸透镜,现在张老师可以通过 B 区看书,通过 A 区看同学,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 眼镜了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屹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 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物距 u(厘米) 焦距 f(厘米) 像距 v(厘米) 1 10 2[来源:学科网] 2.5 2 10 5 10 3 10 8 40[来源:学。科。 网]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填“大”或“小”)。 (2)他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 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当物距调节为 6cm 厘米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 图乙所示,则他选用的是三个透镜中焦距为 5 厘米的凸透镜;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 同一位 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②(填序号)。 (

docx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初中 > 七年级 > 科学 > 文档预览
9 页 1 下载 8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1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2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3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4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七(眼球和眼病)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06-08 21:32:4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