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 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 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以镜面为对称。 5、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6、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光的反射事例:平面镜成象、看见不发光物体、物体反光等;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事例: 水中的物体比实际浅、海市蜃楼、透过玻璃砖看物体、透镜成象等。 透镜和视觉 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2、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3、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 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u)u)) 像距(u)v)) 倒、正 大、小 虚、实 应用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 正立 放大 虚像 投影仪; 幻灯机 放大镜 经典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B 点的甲同学 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 A 点的乙同学(如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B) (第 1 题) A. ∠1 B. ∠2 C. ∠3 D. ∠4 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 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D) (第 2 题) A.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3.当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及像与人的距离的变化是 (D) A.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C.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B.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D.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4. 月球距离地球 384400 千米,在平静的池塘的水面形成了月球的像,已知池塘水深 2.8 米,则所形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C) A. 2.8 米 B. 5.6 米 C. 384400 千米 D.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 M,且∠AOC= ∠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 A、B 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D) (第 5 题) A. 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 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 C.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 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甲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经过 B 点,则乙可看到 甲,由于乙在暗处,乙没有光线反射经过 A 点,故甲看不见乙。 6. 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C) A.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人越靠近窗 玻璃像就越大 【解】 小科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 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 像。因此,靠近窗玻璃,像的大小不变。 7.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角,则(C) (第 7 题) A.入射角是 30° C.反射角是 60° [来源:学#科#网 Z#X#X#K] ]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 D.入射角增大 5°,反射角增大 10° 8.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B) A.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B.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 眼睛的一种习惯感觉 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9. 《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 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1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 AO 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 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 的是(A) 1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在 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对下列诗句中几种现象的 解释不正确的是(D)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 “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力 12.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 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图的是(C) 【解】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砖的圆心射入 空气中时,光线垂直于界面射出,方向不变。 1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放射灯。放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 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 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 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 点;如果水面升至 b 位置 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Q 点,则(A) (第 13 题) A. P 点在 S 点的下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 B. 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下方 C. P 点在 S 点的上方,Q 点在 S 点的上方 D. P 点在 S 点的下方,Q 点在 S 点的下方 【解】 当水面升至 a 位置时,由于经过折射,光线在水面偏离法线,光斑在 S 点下 方,如解图甲。 (第 13 题解) 当水面升至 b 时,光在水中方向不变,但光斑 S 的反射光线经水面折射至空气中,人 看到的亮斑在 Q 点,如解图乙。 14.平 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 “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 “云”和“ 鱼”实际上(D) A.“云”是虚像,“鱼”是实物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15.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A) 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1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 AO 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 可能是图中的(B) (第 16 题) A.M 点 B.N 点 C. P 点 D.Q 点 17.2015 年 3 月 19 日,青岛灵山湾的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了几座高楼,这就是奇妙的海 市蜃楼现象。关于海市蜃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18.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A) A. 正立、放大的实像 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放 19.某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次成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D) (第 19 题) A.小于焦距 C.等于两倍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D.大于两倍焦距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40 厘米处,就会在凸透 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30 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 生一个(B)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不能成像 2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处移近的过程中(A) A. 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 B. 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 C. 像距逐渐增大,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距逐渐减小,像先变大后变小 22.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 AB 的像,则物体 AB 在(C) (第 22 题) A.图中Ⅰ区域,比 A′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 A′B′大,箭头方向向上 [来源:学科网 ZXXK] ] D.图中Ⅳ区域,比 A′B′小,箭头方向向下 二填空题 1.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示意图,光具座上 A、B、C 三点分别用于放 置器材,其中 B 点应放置__凸透镜___(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根据 AB 和 BC 线段的长 短,可以判断出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应放在__C__点。 (第 1 题) 【解】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要在成像装置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 光屏,凸透镜要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故 B 点应放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要在光 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要大于像距。从图中可以看出 BC 的长度大于 AB,所以蜡 烛应放在 C 点,光屏应放在 A 点。 2.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第 2 题) (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 B,对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大小相等,这是为了使蜡烛 B 和 A 的像重合。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 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 跳棋的像:用灯光把跳棋照亮。 【解】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为探究物和

docx文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初中 > 七年级 > 科学 > 文档预览
9 页 1 下载 8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1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2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3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4 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五 (折射和反射)知识点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docx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06-08 21:32:4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