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 3 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八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主 时 课后古诗八首 题 学习目标 间 1、把握课后八首古诗的文学常识,了解它们的情感及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1、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 互动探索 上面这幅水墨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你能想到一些古诗吗? 【知识梳理】 古今中外,有许多歌颂母爱的诗 古今中外,有许多歌颂母爱的诗 句,想一想,你能说出哪些? 句,想一想,你能说出哪些? 作者介绍: 作者 出处 未知 朝代 东汉末年 《古诗十九首》 诞生于东汉末年,原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因风格相近,南朝梁萧统编入《文 诗 歌 解 读: 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 作品简介 称。 这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是古典诗歌抒情诗的典范,被誉为“诗 母”。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 千金”。 政治:社会动荡、宫廷暴乱、徭役赋税沉重、农民起义、外戚宦官专权 产生背景 经济:破坏严重、两极分化、朝不保夕 思想:儒家经学、文学观念转变、老庄思想盛行、佛教传入 内容 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 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 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 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 的主题。 赏析: 1、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字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树“奇”,还是“何足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介绍: 作者 字 曹操 生卒年 155~220 朝代 东汉末年 孟德 籍贯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 评价 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 作品简介 写 作 背 景: 曹 操 当时击败 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最后一章即第四章。其他三章是《观沧 袁 绍 父 海》《冬十月》《土不同》 北 方 乌 子,平定 桓,踌躇 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诗歌解读: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 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 他首先点出要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 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 53 岁,故以“老 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 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紧接上句既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那就要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 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 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如果擅 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总结: 问题探究: 1、“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介绍: 作者 字 ?-217 刘桢 生卒年 朝代 东汉末年 公干 建安七子 籍贯 山东东平宁阳人 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 评价 诗 歌 解 读: 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 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 作品简介 开 篇 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蘋(pín)pín))藻、松树、 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描写出松 柏树的整 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 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 么越是要挺立风中。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 可贵品格。(把青松和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青松的坚忍不拔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 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总结: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精 神气节,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其用意是用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勉励他的堂弟在恶劣的环境中要正气凛然、不 屈服的精神品质。 问题探究: 1、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介绍: 作者 曹植 生卒年 192-232 朝代 字 子健 谥号 陈思王 籍贯 东汉末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 人 评价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他在 作品简介 《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 民的深切同情。 诗 歌 解 读: 天 下 的自然环 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 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 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
暑假新八年级第17讲-课后古诗.docx
>
>
>
文档预览
16 页
0 下载
2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8-15 18:36:11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