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分式 知识点 1:分式的相关概念 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 A (1)分式:形如 (A,B 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0) B 1. 分式的 概念 的式子. (2)最简分式: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 A 无意义; B A 2. 分 式 的 (2)有意义的条件:当 B≠0 时,分式 B 有意义; (1)无意义的条件:当 B=0 时,分式 意义 A (3)值为零的条件:当 A=0,B≠0 时,分式 =0. B ( 1 ) 基本性质: 3. 基 本 性 质 A AC A C (C≠0). B B C B C 在判断某个式子是否为分式时,应注意: (1)判 断化简之间的式子;(2)π是常数,不是字母. 例:下列分式:①;②; ③;④ 式是②③④;最简分式 ③. 失分点警示:在解决分式的值为 0,求值 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所求得的值满足分 母不为 0. 例: 当 x2 1 的值为 0 时,则 x=-1. x 1 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可将分式进行化简: (2)由基本性质可推理出变号法则为: A A A ; B B B A A A . B B B 2 x 2 ,其中是分 x2 1 例:化简: x2 1 x 1 = . x 2x 1 x 1 2 知识点 2 :分式的运算 4. 分 式 的 约分和 通分 5. 分 式 的 加减法 6. 分 式 的 (1)约分(可化简分式):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 分式通分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分式的最 am a 简公分母,然后根据分式的性质通分. ; 即 bm b 1 1 和 的最简公分母 (2)通分(可化为同分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的分 例:分式 2 x x 1 x x 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即 a b a±b (1)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 ± = ; c c c a c ad±bc (2)异分母: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即 ± = . b d bd a c ac (1)乘法: · = ; b d bd n 乘除法 a c ac bd , , b d bc bc (3)乘方: a = b (2)除法: a c ad ; = bc b d an (n 为正整数). bn (1)仅含有乘除运算:首先观察分子、分母能否分解因式,若能,就要先 7. 分 式 的 混合运算 分解后约分. 为 x x2 1 . 1 x =-1. x 1 1 x 1 1 2a 2 . a 1 a 1 a 1 例: 例: a b 1 2 1 =2y; = ; x xy 2b a 2 3 3 = 27 . 3 8x 2x 失分点警示:分式化简求值问题,要先将分式化 简到最简分式或整式的形式,再代入求值.代入 (2)含有括号的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合理应用.一般先算乘方, 数值时注意要使原分式有意义.有时也需运用到 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整体代入. 第二章 三角形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 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 (1)按角的关系分类 1. 三 角 形 的分类 2. 三 边 关 (2)按边的关系分类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失分点警示: 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计算等腰 三角形周长时,必须考虑三角形 三边关系. 例: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3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和 6,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15. (1)内角和定理: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180°; ②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2)外角的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②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性 质 四线 (1) 角平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 (2)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相交于一点(内心) (1) 将三角形的面积等分 中线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利用三角形的内、外角的性质求 系 3. 角 的 关 系 4. 三 角 形 中的重 要线段 高 中位线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相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外部 三角形 中内、外 角与角 平分线 的规律 总结 分关系等,列方程求解会更简 便.有时也会结合平行、折叠、 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1)角平分线、高结合求角度 时,注意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这一隐含条件. (2)当同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两 条高,求长度时,注意运用面积 这个中间量来列方才能够求解. 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如图①,AD 平分∠BAC,AE⊥BC,则∠α= 5. 角度时,若所给条件含比例,倍 ∠C)-(90°-∠C)= 1 (∠C-∠B); 2 1 1 ∠BAC-∠CAE= (180°-∠B2 2 1 ∠A+90°; 2 1 1 如图③,BO、CO 分别为∠ABC、∠ACD、∠OCD 的平分线,则∠O= ∠A,∠O’= 2 2 如图②,BO、CO 分别是∠ABC、∠ACB 的平分线,则有∠O= ∠O; 如图④,BO、CO 分别为∠CBD、∠BCE 的平分线,则∠O=90°- 1 ∠A. 2 对于解答选择、填空题,可 以直接通过结论解题,会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点二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6. 全 等 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高相等. 角形的性 质 7. 三 角 形 全等的判 定 8. 全 等 三 角形的运 用 失分点警示:运用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时,要注意找准对 应边与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等、面积等. 一般 三角 形全 等 SSS(三边对 应相等) SAS(两边和它 们的夹角对应 相等) ASA( 两 角和 它 们的夹角对应相 等) 直角 三角 形全 等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2) 证 明 两 个 直 角 三 角 形 全 等 同 样 可 以 用 SAS,ASA 和 AAS. AAS( 两 角和 其 中一个角的对边 对应相等) (1)利用全等证明角、边相等或求线段长、求角度:将特征的边或角放到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通过证明全等得到结论.在寻求全等的条件时, 注意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银行条件. (2)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 ①直接连接法:如图①,连接公共边,构造全等. ②倍长中线法:用于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如图②,由 SAS 可得△ACD≌△ EBD,则 AC=BE.在△ABE 中,AB+BE>AE,即 AB+AC>2AD. ③截长补短法:适合证明线段的和差关系,如图③、④. 失分点警示 如图,SSA 和 AAA 不能判定 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 如图,在△ABC 中,已知∠1= ∠2,BE=CD, AB=5,AE=2, 则 CE=3. 等腰等边三角形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 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 (1)性质 (1)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 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 AB=AC ∠B=∠C; 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 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 1. 等 腰 三 角 形 如: 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 如左图,已知 AD⊥BC,D 为 BC 的 互相重合; 中点,则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三 角形. 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 AD 是对称轴. 失分点警示: 当等腰三角形的 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 如 (2)判定 若等腰三角形 ABC 的一个内角为 2. 等 边 三角形 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0 ° , 则 另 外 两 个 角 的 度 数 为 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 30°、120°或 75°、75°. (1)性质 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 60°. 即 AB=BC=AC,∠BAC=∠B=∠C=60°; 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 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判定 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 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任一内角为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 AB=AC,且∠B= 60°,则△ABC 是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 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 “三线合一”的性质. (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 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 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 30° 角的性质,即 BD=1/2AB. 例:△ABC 中,∠B=60°,AB=AC, BC=3,则△ABC 的周长为 9. 知识点二 :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 3. 角 平 分线 (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 ∠1 =∠2,PA⊥OA,PB⊥OB,则 PA=PB.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 分线上. 4. 垂 直 平 分 线 图 形 (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 离相等.即若 OP 垂直且平分 AB,则 PA=PB. (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上. 例:如图,△ABC 中,∠C=90°, ∠A=3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D,交 AB 于 E,CD=2,则 AC=6. 知识点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两锐角互余.即∠A+∠B=90°; (2)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若∠B=30°则 AC= 5. 直 角 三角形 的性质 (3)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即若 CD 是中线,则 1 CD= AB. 2 (4)勾股定理: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 . 1 AB; 2 (1)直角三角形的面 积 S=1/2ch=1/2ab( 其 中 a,b 为 直 角 边,c 为斜边,h 是斜边上的高), 可以利用这一公式借助面积这个 中间量解决与高相关的求长度问 题. (2)已知两边,利用勾股定理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pdf
初中 >
八年级 >
数学 >
文档预览
8 页
0 下载
1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8-15 17:14:34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