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世说新语》二则 一、译文: 《咏雪》译文: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急了, 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 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 来很高兴。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 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 7 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 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 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 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 ”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去、离开 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 古义: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课文分析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1 更多资料加V:zmc1406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 雪。 点拨:“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 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也即文章 的主旨。 5.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 点拨:聪明有才学。 6.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 ,不 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 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 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 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7.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 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 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 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 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 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 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9.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 的结论?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友人: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10.拓展延伸: (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 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2)你还知道哪些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 2 更多资料加V:zmc1406 答:司马 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 画画;曹植七岁 做诗;甘罗十二 岁做宰相;岳柱八 岁指瑕; 《论语》十二章 一、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 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 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 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 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 尚啊!” 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 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更多资料加V:zmc1406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 ,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 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 ,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儒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语 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 并称 “四书”。 2.孔 子 ( 公 元 前 551-公 元 前 479) , 名 丘 , 字 仲 尼 , 春 秋 末 期 的 思 想 家 、 政治家 、教育家 , 儒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万世师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孔孟 ”。 三、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四、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恼怒) 4.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得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7.传不习乎(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指能有所成就)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法度)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 4 更多资料加V:zmc1406 13.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 )(作为) 15.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的人)(喜爱、爱好)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表修饰)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边) 25.逝者如斯夫(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止息) 27.三军可夺帅也(指军队) 28.匹夫不可夺志也(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29.博学而笃志(坚定)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年的事情)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 “悦”,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 ,意思是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六、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时;今义:时间。习,古义:温习;今义:习惯 )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日子 。三,古义:多次,今义:数次) 3.温故而知新 (古义:学过的知识 ;今义:旧的,过去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好的方面,优点;今义:好的。从,古义:引申为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允许 ) 七、一词多义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作为)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温故而知新(表承接) 5 更多资料加V:zmc1406 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 温故而知新(理解和体会) 4.乐: 不亦乐乎(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快乐) 八、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作动词,喜爱,爱好)(意动用

pdf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12 页 1 下载 4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第 1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第 2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第 3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第 4 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7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7-18 18:00:57上传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