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8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世说新语》二则 (一)文学常识 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 8 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 雅量等 36 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二)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三)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四)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五)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二、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 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重点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按时复习) 2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2.有朋自 .远方来(从 ) 3.人不知 .而不愠 .(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 ..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 ...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真诚,诚实) 7.传 .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 .(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 .(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 .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14.可以为 ...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 .其忧(忍受) 16.知 .之者 .不如好 .之者(懂得)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 .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 ...饮水 .(吃)(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 ...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 ..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 .我如浮云(对于) 22.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 .(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 子在川上 ..曰(河边) 25.逝 .者如斯 .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 .昼夜(舍弃) 27.三军 ..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 .志(忠实,坚守) 30.切问 ..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3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1.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 ..省吾身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 .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 ..而从 .之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 ..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 .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 .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 .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 .之者不如乐 .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 乐。) 5.饭 .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 .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 .而知新 .(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七)成语归类 1. 温故知新 2.择善而从 3.三人行,必有我师 4.匹夫不可夺志 5、三十而立 4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三、《诫子书》 (一)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 年-234 年 10 月 8 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 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 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 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 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 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解题 “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此为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词语汇释 ㈠重点词语 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5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㈡ 古今异义 1. 静 以 修 身 古义: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安静。 2. 淫 慢 不 能 励 精 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3. 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 古义:轻薄;今义: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 4. 年 与 时 驰 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今义:(车马等或使车马等)跑得很快。 5. 意 与 日 去 古义:丧失;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㈢一词多义 1.之 ①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②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2.以 ①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6 / 15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需要资料加V:zmc1406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3.志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学 ①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②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词类活用 1.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 形 容 词 作 名 次 , 远 大 目 标 ) 2. 非 志 无 以 成 学 ( 使 动 用 法 , 使 … … 成 功 ) (四)重要虚词 1. 夫 君 子 之 行 ( 助 词 , 的 ) 2. 静 以 修 身 ( 连 词 , 表 示 后 者 是 前 者 的 目 的 ) (四)重点提示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 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 诸 葛 亮 是 从 哪 两 个 方 面 论 述 自 己 的 观 点 的 ? 论 述 又 是 怎 样 展 开 的 ? 诸 葛 亮 是 从 学 习 和 做 人 两 个 方 面 进 行 论 述 的 。先 从 正 面 进 行 阐 述 ,他 认 为 :无 论 做 人 还 是 学 习 ,要 注 重 的 都 是 一 个“ 静 ”字 ,修 身 需 要 静 ,学 习 需 要 静 ,获 得 成 就 也 取 决 于 静 ;接 着 又 从 反 面 进 行 论 证 ,把 失 败 归 结 为 一 个“ 躁 ”字 ,进 而 把“ 静 ”与“ 躁 ” 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 作 者 抓住一个“静”字,围 绕 学 习 告 诫 儿 子 成 才 必 须 具 备 哪 三 个 条 件 ? 这 三 个 条 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 淡 泊(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② 立 志( 非 学 无 以 广 才 ,非 志 无 以 成 学 );③ 惜 时( 年 与 时 驰

pdf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3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第 1 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第 2 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第 3 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第 4 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08:文言文阅读(知识串讲)(部编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7-18 18:00:20上传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