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2 专题探究课之与线有关的动态问题专练(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如图,数轴上的 O 点为原点,A 点表示的数为 2 ,动点 P 从 O 点出发,按以下规 律跳动:第 1 次从 O 点跳动到 OA 的中点 A1 处,第 2 次从 A1 点跳动到 A1 A 的中点 A2 处, 第 3 次从 A2 点跳动到 A2 A 的中点 A3 处,…,第 n 次从 An 1 点跳动到 An 1 A 的中点 An 处, 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跳动到点 A4 , A5 , A6 ,…, An ( n 3 ,n 是整数)处,那么 An 点 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答案】 2 1 2n1 【分析】 根据题意找出规律 A1 A 1 , A2 A1 1 1 1 , A3 A2 ,…, An An 1 n 1 ,求出 AnO 的长即 2 4 2 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 表示的数是 2 , ∴ AO 2 ∵ A1 是 AO 的中点, ∴ A1 A 1 AO 1 , 2 同理 A2 A1 1 1 1 , A3 A2 ,…, An An 1 n 1 , 2 4 2 ∴ An O AO An An 1 2 1 , 2 n 1 ∵ An 在负半轴, ∴ An 点所表示的数是 2 故答案是: 2 【点睛】 1 1 . 2n1 1 . 2n1 本题考查找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上中点的性质找出点表示的数的规律. 2.如图 1,点 C 在线段 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 AB 、 AC 和 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 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 2 倍,则称点 C 是线段 AB 的“好点”;如图 2,已知 AB 16cm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2cm / s 的速度沿 AB 向点 B 匀速运动;点 Q 从点 B 出发,以 1cm / s 的速度沿 BA 向点 A 匀速运动,点 P,Q 同时出发,当其中点 P 到达终 点时,运动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 t (s) ,当 t ______s 时,Q 为线段 AB 的“好点”. 【答案】 16 或8 3 【分析】 根据题意,得 t (s) 8s ;分 AQ 2 BQ 、 BQ 2 AQ 、 AB 2 BQ 2 AQ 三种情况分析, 分别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2cm / s 的速度沿 AB 向点 B 匀速运动 ∴点 P 到达终点时,用时为: 16cm 8s 2cm / s ∵点 P,Q 同时出发,点 P 速度 点 Q 速度,且当其中点 P 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 ∴ t (s) 8s 如图,Q 为线段 AB 的“好点” ∵点 Q 从点 B 出发,以 1cm / s 的速度沿 BA 向点 A 匀速运动 ∴ BQ tcm ,则 AQ 16 t cm 根据题意,分 AQ 2 BQ 、 BQ 2 AQ 、 AB 2 BQ 2 AQ 三种情况分析; 当 AQ 2 BQ 时, 16 t 2t ∴t ∵ 16 s 3 16 8 3 ∴t 16 s 符合题意; 3 当 BQ 2 AQ 是, t 2 16 t ∴t ∵ 32 s 3 32 8 3 ∴t 32 s 不符合题意; 3 当 AB 2 BQ 2 AQ 时, 16 2t ∴ t 8s ∵8 8 ∴ t 8s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6 或 8.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和线段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线段的 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3.如图所示:已知 AB 5cm , BC 10cm ,现有 P 点和 Q 点分别从 A , B 两点出发相 向运动,P 点速度为 2cm/s ,Q 点速度为 3cm/s ,当 Q 到达 A 点后掉头向 C 点运动,Q 点 在向 C 的运动过程中经过 B 点时,速度变为 4cm/s , P ,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 C 点时, 全部停止运动,那么经过____ s 后 PQ 的距离为 0.5cm . 【答案】0.9 或 1.1 或 47 53 或 . 12 12 【分析】 设经过 t 秒后 PQ 距离为 0.5cm,然后分情况分别进行考虑:①当 P、Q 在 AB 上且 P 在 Q 左侧时;②当 P、Q 在 AB 上且 P 在 Q 右侧时;③当 Q 从 A 返回还未到 B 时;④当 Q 从 A 返回运动并超过 B 点时;⑤当 Q 超过 P 时. 【详解】 解:设经过 t 秒后 PQ 距离为 0.5cm, ①当 P、Q 在 AB 上且 P 在 Q 左侧时,如图 1 所示: 由题意得:5-2t-3t=0.5,解得:t=0.9s, ②当 P、Q 在 AB 上且 P 在 Q 右侧时,如图 2 所示: 3 由题意得:2t+3t-0.5=5,解得:t=1.1s, 5 ③Q 到达 A 所用时间为 5÷3= s, 3 当 Q 从 A 返回还未到 B 时,如图 3 所示: 5 5 由题意得: 2t 3 t 0.5 ,解得:t=4.5s,但此时 AQ= 3 4.5 8.5 cm>5cm,不 3 3 符合题意; ④当 Q 从 A 返回运动并超过 B 点时,如图 4 所示: 此时 Q 从 B-A-B 用时为: 10 s, 3 10 由题意得: 5 4 t 0.5 2t , 3 47 解得: t s; 12 ⑤当 Q 超过 P 时,如图 5 所示: 10 由题意得: 5 4 t 2t 0.5, 3 53 解得: t s, 12 综上所述,当 P、Q 相距 0.5cm 时,经过的时间为 0.9s 或 1.1s 或 故答案为:0.9 或 1.1 或 47 53 s或 s, 12 12 47 53 或 . 12 12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一元一次方程,涉及列代数式,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的关 键是分哪几种情况讨论. 二、解答题 4.(探索新知)如图 1,点 C 在线段 AB 上,图中共有 3 条线段: AB 、 AC 、和 BC ,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两倍,则称点 C 是线段 AB 的“二倍点”. (1)一条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二倍点”;(填“是”或“不是”) (深入研究)如图 2,点 A 表示数-10,点 B 表示数 20,若点 M 从点 B ,以每秒 3 cm 的 速度向点 A 运动,当点 M 到达点 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 (2)点 M 在运动过程中表示的数为 (3)求 t 为何值时,点 M 是线段 AB 的“二倍点”; (4)同时点 N 从点 A 的位置开始,以每秒 2 cm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并与点 M 同时停止. 请直接写出点 M 是线段 AN 的“二倍点”时 t 的值. 【答案】 (1)是 ;(2) 20 3t ; (3) 10 15 90 90 20 或5或 ; (4) 或 或 3 3 2 11 13 【分析】 (1)可直接根据“二倍点”的定义进行判断; (2)由题意可直接得出; (3)用含 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线段 AM、BM、AB,然后根据“二倍点”定义分类讨论 的出结果; (4)用含 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线段 AN、MN、AM,然后根据“二倍点”定义分类讨论 的出结果; 【详解】 解: (1)因为线段的中点将线段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该线段等于 2 倍的中点一侧的线段 长,符合“二倍点”的定义,所以一条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二倍点”; 故答案为:是. (2)由题意得出: 点 M 在运动过程中表示的数为:20-3t 0 t 10 ; (3)AB=30,AM=30-3t,BM=3t, 5 当 AM=2BM 时,30-3t=6t,解得, t 10 ; 3 当 2AM=BM 时,60-6t=3t,解得, t 20 ; 3 当 AM=BM 时,30-3t=3t,解得, t 5 ; 答:当 10 20 或5或 时,点 M 是线段 AB 的“二倍点”. 3 3 (4)AN=2t,AM=30-3t,NM=5t-30, 当 AN=2NM 时 2t=10t-60,解得, t 15 ; 2 当 2AM=NM 时,60-6t=5t-30,解得, t 90 ; 11 当 AM=2NM 时,30-3t=10t-60,解得, t 答:当 90 . 13 15 90 90 或 或 时,点 M 是线段 AN 的“二倍点”. 2 11 13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两点间的距离,读懂题意,领会“二倍点” 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需要分情况讨论,注意不要漏解 5.如图,点 P 是定长线段 AB 上一点, C 、 D 两点分别从点 P 、 B 出发以 1 厘米/秒,2 厘米/秒的速度沿直线 AB 向左运动(点 C 在线段 AP 上,点 D 在线段 BP 上). (1)若点 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 PD 2 AC ,请说明点 P 在线段 AB 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点 Q 是直线 AB 上一点,且 AQ BQ PQ ,求 (3)在(1)的条件下,若点 C 、 D 运动 5 秒后,恰好有 CD PQ 的值; AB 1 AB ,此时点 C 停止运 2 动,点 D 继续运动(点 D 在线段 PB 上),点 M 、 N 分别是 CD 、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 ① PM PN 的值不变;② MN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 AB 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1 1 MN 1 MN 【答案】 (1)点 P 在线段 AB 的 处; (2) 或 1 ; (3)结论② 的值不变正确, . 3 3 AB 12 AB 【分析】 (1)设运动时间为 t 秒,用含 t 的代数式可表示出线段 PD、AC 长,根据 PD 2 AC , 可知点 P 在线段 AB 上的位置; (2)由 AQ BQ PQ 可知 AQ
专题02专题探究课之与线有关的动态问题专练(解析版).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33 页
0 下载
3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7-18 14:23:04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