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7 个)(P4—7):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 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 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 出反应 。⑤生物能 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 遗传和变异 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2、生物归类的 3 个方法(P11): ①按照 形态结构特点 ,将生物归为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三大类。 ②按照 生活环境 ,将生物划分为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等。③按照 用途 ,将生物分为 作物、家禽、家畜、 宠物 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3、探究(P14—16):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 (2)探究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所遵循的原则: ①设置对照实验 ②控制变量(单一变量) (3)对照实验、变量、对照组、实验组? 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这种条件(变量) 不同以外,其他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对照实验 。(P16) (微信:10784702) 2)在对照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P90) 答:第①步:确定“变量”。第②步:根据定义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依据变量,对 实验材料做出处理的组;对照组——依据变量,对实验材料没做处理的组。) 3)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七下 P22) 4)在本实验中(P15):A、只用 1 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答:不行, 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 ;B、为什么要 用多只鼠妇做实验?答: 减小误差 ;C、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答: 减小误差 。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2): (1)环境影响生物。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 生物因素 , (生物与生 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 (2)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变,环境不变) (3)生物影响环境。(生物不变,环境变) 5、生态系统(P19—23): (1)定义(P19):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 与 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P21): ①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 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 ②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随着动物的摄食 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③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分解者的作用: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 有机物 分解成 无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供植物重 1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新利用。 (3)①在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分解者 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②在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最主要的成分是 生产者 。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 就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微信:10784702)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① 物质、能量、生物的数量 , 逐级递减 ;② 有毒物质 , 不断积累 。 (5)食物链要点(P21):例: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猫头鹰,为最高级消费者) ①食物链由 生产者 和 消费者 组成, 无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②起点是 生产者 (绿色植物),终点为 最高级消费者 。③“→”指向 捕食者 ,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④ 生产者 的数量最多,并对其它生物 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生物的数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最高级消费者 的数量最少(有多个最高级消费者时,选 最长食物链顶端的最高级消费者)。⑤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生产者 ;能量最终来源于 阳光 。 (6)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是 相对稳定 的,叫生态平衡。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 的。(P23) 注: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P23) 6、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P12)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的底部 、 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的表面 。(P26) (3) 生物圈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31) (4)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P29)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7、 显微镜的构造(P37): (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 擦拭反光镜用:湿布 (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 转换器 ; (3)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 目镜、物镜 ; (4)显微镜的结构中,起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 遮光器 和 反光镜 。 (5)显微镜的结构中,起升降镜筒作用的是: 粗准焦螺旋 和 细准焦螺旋 逆时针转动,镜筒上升;顺时针转动,镜筒下降。(微信:10784702) 。(粗准焦螺旋的升降幅度大)。 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P37—39):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三转一看,从上向下转):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 明亮 的圆形视野(标志着,已经对好光了)。 (3)观察(放→降→升→调) 注意:①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物镜 (目的: 2 为了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②转动 细准焦螺旋 , 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③选定视野中的某个物像,需要换高倍镜观察时, 操作顺序为: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线(利用遮光器和反 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 9、显微镜相关知识点(P41):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必须使反射的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所以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薄而透明 ”。 若在用对好光的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是暗的,原因可能是:①所观察的标本太厚或不透明。②周围的物 体或人挡住了光线。 (2)成像问题: 1)视野内的物像是“ 倒像 ”。(上下倒,左右倒) 2)做题方法(两种) :①先上下倒,再左右倒。②将试卷旋转 180°,看到的图形与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一致。 (3)移片问题: 1)原理:因视野内的物像为倒像,所以 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 正好相反。 2)做题方法: 像在哪,玻片标本就往哪移。 3)例题:你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下角,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将玻片标本向 左下方 移动。 (4)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由下向上) 光线→反光镜→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人眼 (5)放大倍数问题: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目镜越短,物镜越长,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长,物镜越短,距离越远→放大倍数越小 ③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成像规律 物像大小 物像数量 视野明暗 低倍镜 小 多 明 高倍镜 大 少 暗 即: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则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物像的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6)对光问题: ①若外界光线过弱,可选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 ②若外界光线过强,可选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和反光镜的平面镜。 (7)污点问题: 目动污动,在目镜;片动污动,在玻片;目动片动污不动,在物镜。 10、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 载玻片 和 盖玻片 (P42) 11、玻片标本的类型(P42): (1)按照材料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 (2)按照保存时间可以分为: 切片、涂片、装片 永久玻片标本 和 临时玻片标本 1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P43): 实验步骤: 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碘液)→吸 (1)“擦”的目的:防止有污点,影响现象。 (2)“滴(清水)”的目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展”的目的:防止细胞重叠。 (4) “盖”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 上。目的: 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 (5)“染”的目的:对细胞进行染色,使要观察的结构更清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细胞核 ) 1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P47): 实验步骤: 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碘液)→吸 (1)“滴(生理盐水)”的目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刮” :用 凉开水 漱口。“漱口”的目的: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3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3)“涂”的目的: 使细胞散开,防止细胞重叠 14、生物绘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 。 铅笔细点 表示。 (P44) 15、下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和动物细胞模式图: 16、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1)相同点: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 (2)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动物细胞没有。 17、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细胞有明显的结构;气泡是一个带黑边的圆圈。(P45) 18、物质(P50) :物质都是由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 氧、无机盐、二氧化碳 分子 组成的。(微信:10784702) 无机物 和 有机物 两大类:①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不能燃烧,如 等;②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烧,如 水、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维生素 等。 (2)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无机盐 ,烧掉的物质是 有机物 。 19、能量(P52) : (1)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它们是 叶绿体 和 线粒体 。线粒体被称为“动力车间” 。 (2)①“叶绿体”的作用: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 ②“线粒体”的作用: 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 (3)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 和 叶绿体 。 (4)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 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有机物相当于燃料。 20、细胞核是控制中心(P52—54)。 (1)遗传信息——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人体,就是因为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

pdf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14 页 0 下载 4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第 1 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第 2 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第 3 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第 4 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预习提纲.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9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4-07-18 13:44:31上传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