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期中重点练选择 60 题】 一.生物的特征(共 1 小题) 1.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 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共 17 小题) 2.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3.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4.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 物影响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6.近几年,由于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了,这种现 象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7.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8.北方农谚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适合播种,此时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 D.阳光 9.下列语句中,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一山难容二虎”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0.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11.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第 1页(共 26页)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2.“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1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 B.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1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 15.“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 )的影响, 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A.温度、水分 B.水分、日照 C.日照、温度 D.温度、土壤 16.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 和 Z)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影响四种绿藻在不同水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 B.四种绿藻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C.绿藻 W 适应光线较弱的水环境 D.池塘中的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 17.下列现象,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杂草和稻苗争夺养分 D.珠穆朗玛峰上温度低,生物稀少 18.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共 8 小题) 19.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纷纷落叶,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了( ) A.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与法国梧桐进行生存斗争 D.松树比法国梧桐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2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青蛙冬眠 D.南橘北枳 2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 2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第 2页(共 26页) )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面关于机构与功能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家兔有发达的犬齿,与其摄食、消化相适应 24.为了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针形,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 实例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生活在寒冷环境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成白色,春天换为灰色 D.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25.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B.骆驼刺根系发达 C.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气候湿润多雨 D.蚯蚓能疏松土壤 26.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四.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共 4 小题) 2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8.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29.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变绿洲 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 30.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C.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骆驼的尿液非常少 五.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共 1 小题) 31.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下列对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B.鱼等生物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C.草木等生物一秒钟也不能没有阳光的照射 D.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草 六.生态系统的概念(共 3 小题) 32.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广州流溪河水库 B.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C.深圳动物园内的一群黑猩猩 D.肇庆鼎湖山风景区 第 3页(共 26页) 33.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 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 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34.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七.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共 11 小题) 35.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 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36.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 是( ) 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 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3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38.2014 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国宝“汗血宝马”做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捕食者 3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细菌、真菌 40.对如图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B.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 C.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 D.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 41.在草原中,羊吃草、狼吃羊…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动、植物外,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狼的数量增减只与羊的多少有关,与草的数量无关 C.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 D.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中,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42.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第 4页(共 26页) A.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43.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A.生产者与分解者 B.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4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5.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B 为消费者,它和 C 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C.C 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若 A、B、C 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八.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共 4 小题) 46.图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重点练选择60题.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26 页
0 下载
3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7-18 13:32:56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