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古人的直觉认为“ 天圆地方 ” →根据 日月形状 推测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 的成功, 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可以直观的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从而确证了地球是球体。 2. 地球的形状特点:地球是一个 两极 部位略扁, 赤道 部位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微信:10784702) 1.地球仪的构成:① 地轴 , ② 北极 , ③ 纬线 , ④ 2.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定 义 形 状 长 度 经线(子午线) 地球仪上所有与 平行的圆圈。 赤道 圆圈 东西 南北两极 的线。 半圆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指示方向 在地球仪上连接 并垂直于 纬线 缩短 方向 相等 南北 方向 (2)经度和纬度: 1 经线 , ⑤ 南极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纬 经 0 起 始 线 从赤道 向南、向北 代 北纬 N , 南纬 本初子午线为 0 经线 900 ,各分 S 度 0 赤道为 0 纬线 度数划分 号 度 。 从本初子午线向 。 东经 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北、向南逐渐 增大 0 最大值为 90 。 , 判断方法 Ⅰ.0 纬线以北为 北 纬;以南为 Ⅱ.纬度数向北增大判断为 北 纬度数向南增大判断为 南 E 向东、向西 , 西经 1800 。 ,各分 W 。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 0 最大值为 180 。 增大 , 0 0 0 Ⅰ.0 经线以东为 东 经,以西为 西 经; 南 纬。 0 180 经线以东为 西 经,以西为 东 经。 纬, Ⅱ.经度数向东增大判断为 东经 , 纬。 经度数向西增大判断为 西经 。 0 0 0 0 (3)低、中、高纬度划分:低纬度 0 —30 ; 中纬度 30 —60 ; 高纬度 60 —90 (4)半球的划分与判断:(微信:10784702) ★.南北半球的划分与判断: ①划分: 以 赤道 即 0 度纬线为界,以北为 北 半球,以南为 南 半球。 ②判断: 北纬(N)都在 北 半球;南纬(S)都在 南 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断: 0 0 。 0 ①划分: 分界线是 20 W 和 160 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0 0 ②判断: 西经度(W)小于 20 、东经度(E)小于 160 的地点位于东半球; 0 0 西经度(W)大于 20 、东经度(E)大于 160 的地点位于西半球。 (“小东大西” ) (5)经纬网:在地球仪上 经线 和 纬线 互相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就是 0 0 0 某条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在地球仪上,除 0 经线和 0 纬线及 180 经线外,度数相同的经、纬线各有 2 条,它们 的交点有 4 个。(微信:10784702)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 自 定义 地球绕 地轴 转 公 的旋转运动。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球绕 自西向东 约 24 小时,或 昼夜交替 1天 。 ,时间差。 太阳 转 的运动。 。 约 365 天,或 1年 。 昼夜长短 的变化, 季节 的变化, 五带 的划分。 二.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 2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变化(北半球):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季节及月份 1 春分 3 月 21(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春季(3、4、5) 2 夏至 6 月 22(21)日 北回归线 最高 昼(最)长,夜(最)短 夏季(6、7、8) 3 秋分 9 月 23(22)日 赤道 中间 昼夜相等 秋季(9、10、11) 4 冬至 12 月 22(23)日 南回归线 最低 昼(最)短,夜(最)长 冬季(12、1、2) 2.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及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 (1)一年中,当地球从②→③→④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 太阳高度越来越 低 北半球昼变 长 ,物体的影子越来越 ,夜变 短 南 移动;北半球昼变 短 ,夜变 长 。当地球从④→①→②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向 ;太阳高度越来越 高 ,物体的影子越来越 短 北 长 ; 移动; 。南半球与之相反。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南半球与之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北半球 昼 短 夜 长 ,南半球与之相反。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昼夜 相等 。 (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能够直射 南回归线以南 无 1 太阳直射现象, 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太阳能够直射 2 夏至 次。北回归线以北, 时,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大; 冬至 时, 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小;南半球与之相反。(微信:10784702) 三.地球上的温度带: 1.划分依据: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2.五带的名称与特点: 太阳光热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温度带 名称 气候特点 有无阳光 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 极夜现象 A 热带 气候终年炎热 有 无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冬冷夏热,四季变化明显 无 无 D 北寒带 E 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无 有 0 3.温度带的判定:纬度数小于 的地点位于南北寒带; 23.5 0 23.5 —66.5 的地点位于热带;大于 0 66.5 0 之间的点位于南北温带。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比例尺: 1.比例尺:表示 图上距离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比 实地距离 数字比例尺 3.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 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_ 、 小 线段(直线)比例尺 ;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4.比例尺大小、实际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 大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 文字比例尺 。 。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图 幅 相 同 示例 比例尺 实际范围 内容详略 北京市地图 大 小 详细 中国地图 小 大 简略 范 围 相 同 示例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内容详略 甲 大 大 详细 乙 小 小 简略 二.在地图上判定方向: 1.普通地图(图①):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 2.有指向标的地图(图②):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正北方 。 3.经纬线地图(图③、④):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 南北 方向;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 东西 方向。 4.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图⑤、⑥): (1)中心为北极(图⑤):离北极近的地点 在 北方 ,逆时针方向为 东方 ; (2)中心为南极(图⑥):离南极近的地点 在 南方 ,顺时针方向为 东方 。 ★.北极点的周围都指向 南方 , 南极点的周围都指向 北方 。 三.常用地图图例: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上表示高度的方法: 4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 (3)相对高度是两地海拔高度的 差 的垂直距离。 的垂直距离。 。 2.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成的线。(微信:10784702) 海拔高度相同 的各点连接而 (2)等高线疏密状况与坡度陡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 密集 ; 。 (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等高距 海拔高度差 相等 ; 。 3.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的不同部位: 探究: 1.河流应位于 山谷 处,从海拔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 2.引水渠要从海拔 高 陡 高 处流向海拔 ,河流流速 处引向海拔 低 快 低 处;瀑布一般位于 陡崖 处; ,适合漂流运动。 (微信:10784702) 处,这样 水可自流,便于引水 。 3.水库部位应位于地势较低的 盆地(谷底)处,这样便于集水,库容量大,水坝应位于 河流流出谷地 最窄出口处 , (两个山脊部位相对处)这样建设的好处是 4.山地公路修建尽量与等高线平行,这样建设的好处是 工程量小,利于施工 坡度和缓,利于施工 。 。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特点。 地形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等高线特点 高原 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较为和缓 中间稀疏,四周密集 山地 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 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等高线密集 丘陵 较低,一般在 500 米以下。 有一定起伏,但起伏不太大 较为稀疏 四周高,中间低 数值中间小 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等高线稀疏 盆地 平原 无一定标准 很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三.地形剖面图——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 起伏 和 地形垂直剖面 坡度陡缓 5 。 。地形剖面图可以 更多资料加张老师微信:10784702 6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地球与地图.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6 页
2 下载
3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7-17 17:20:18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