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地图(考点梳理卷) 地图基本要素(课本 P26-30 页) 考点一:方向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 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来讲,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 方法一:将图旋转一定角度,使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 方法二:指向标平移法。将指向标平移至参照物上,建立十字坐标系,然后再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来判断方向。 (2)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易错易混:在经纬网图中,按经纬线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 只有南北之分,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之分,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时,就只有东北、西 南、西北、东南方向之分了。地球上任何点都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向,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考点二:比例尺 (1)基本概念:表示实际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缩小程度,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 (2)计算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计算比例尺时,实地距离单位先换算为“厘米” (3)表示形式: 1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4)计算距离:如果是直线距离,用直尺在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比例尺公式就可以计算出 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再把单位厘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 (5)比例尺大小比较及与范围和内容的关系: 分母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简记 小 大 小 详细 尺大围小内容详细 大 小 大 简略 尺小围大内容简略 (6)绘制地图比例尺的选取: ① 绘制小范围的地图,如校园图,应该采用大比例尺 ② 绘制大范围的地图,如世界地图,应该采用小比例尺 考点三:图例和注记 (1)概念:对地图上各种图例和注记的说明。 ①__图例_: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 一的规定。 ②_注记_: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 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用文字来注记山脉、河流、国家 和城市等的名称,用__数字_来注记陆高海深等,了解它们的特征。 2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本 P31-35 页) 考点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3)例题: ①上图中甲、乙两地高处海平面的距离分别是 1500 米和 500 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 1500 米和 500 米。 ②上图中甲地高处乙地的垂直距离是 500 米,也就是说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1000 米。 ③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相同点是都是垂直距离,不同点是测量起点不同,海拔的起算点是海平面,相对高度 的起算点是相对比的地点。 (4)注意: ①地面上某点的海拔只有一个,相对高度有无数个。 ②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③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米作为计量单位。 考点二:陆地地形 1、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叫做_地形_。 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主要特征 地形类型 海拔 地面起伏 平原 低,一般在(200 米以下) 起伏小,平坦广阔 高原 较高(500 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面积较大 山地 较高(500 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 较低(500 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较小,不超过 200 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4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相连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3)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处处相同 ②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差相等,叫做_等高距_。 ③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处等高线重合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依据:同线等高、同图等距。 2、等深线: (1)含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2)作用: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 大小。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3、判断地形部位: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 。 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 名称 山峰 盆地 山脊 判断 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 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小四周大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名称 山谷 鞍部 陡崖 景观图 等高线 示意图 景观图 6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等高线 示意图 判断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4、山脊、山谷的判读: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如下图)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相据等高线上的数值来判断) (3)在山谷中才可能有河流。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时此处便是山谷。 5、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相反(如下图)。 (1)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6、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计算: 7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1)位于等高线上的点海拔为等高线的数值,即 h。(如:h 丙=600 米,h 丁=300 米) (2)山顶海拔:假设数值最大的那条等高线海拔为 M,等高距为 d,则 M<山顶海拔<M+d。(如:700<h 甲 <700+100) (3)乙的高度:300<h 乙<400 方法指导:等高线地形图中实际问题的处理 1.修路(公路、铁路):尽量沿着同一等高线修建,尽量少占用良田,多连接城镇。山区一般修建盘山公 路,并呈“之”字型分布,目的是降低坡度。 2.修建水库和大坝:水库要求库容量要大,积水区域要广,一般选择山谷或盆地地形处,在等高线地形图 上分布成口袋状。大坝坝址本着以降低成本、减少工程量为前提,一般建在峡谷的出口处。 3.引水问题:自流引水(高海拔向低海拔流);水质好(城市河流的上游);引水线路尽量短(降低成本) 。 考点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 示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2、做法: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绿色表示平原,黄、褐等色表 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8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3、优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 考点五:地形剖面图 1、定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3、绘制步骤: 9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剖面线; (2)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投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 (3)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第三节 地图的运用(课本 P36-40 页) 1、根据使用的目的选择地图: 需求 地图类型 去某地游玩,寻找景点 导游图 外出旅游,确定行程路线 交通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 世界政区图 开车自驾游 电子发声地图 山地越野 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需求 地图类型 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的位置 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H) 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的情况 例尺较大的北京市城市地图(G) 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 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地图(F) 3、遥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 (1)遥感影像地图:按影像获取方法分为航空影像地图和卫星影像地图两种。遥感影像地图在军事活动、 气象预测、城市规划和地球资源勘测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用途。 (2)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公共设施管理、智能交通和导航、公众信息服务等领域。 也可用于确认旅游地点,选择交通路线,了解沿途有什么自然、人文景观等。 10 更多资料加V:laoshi305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图(考点梳理卷)(商务星球版)(解析版).pdf
初中 >
七年级 >
>
文档预览
10 页
0 下载
3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 于 2024-07-17 16:24:38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