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 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进入全新时代。这体现了 A.法治通过善治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B.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统一 【答案】C 【解析】编纂民法典属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发略;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重大立法任务,体现坚持党的领导;编篡过程中,先后 10 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 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综合所述,C 说法正确。A 错误,我国实行善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 大化。BD 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答案为:C。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列做法属于建设法治中国举措的是 ①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②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 ③开通免费律师服务热线 ④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正确,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体现我国严格执法,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②正确,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有利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③正 确,开通免费律师服务热线有利于依法维权公民的合法权益。④不符合题意,开展“我推荐 我评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属于建设法治中国的举措。故答案为: A。 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 五年规划(2021—2025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 面有关法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B.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法治历史悠久,在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道路 D.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人们共同的生活方 式,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 利和自由,法治也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要 求所有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ABD 都是正确的观点,但与题意 不符;C 观点错误,不是法律产生以后,人类就走上了法治道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2021 年 1 月 4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面 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这体现了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面向社 会公众征求意见。这体现了规范权力运行,科学立法。所以选项 A 符合题意,应选。选项 BCD 虽然也属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但确实从执法、司法和守法而言,均不合题意,应 排除。故答案为:A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在全社会倡导礼义廉耻,实施以德治国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治国家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以题肢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题肢①③属于以德治国内容, 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答案为:D 6.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制定出台我国第一部流域 法律《长江保护法》,表明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保护环境 D.依法治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 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以 D 符合题意,正确。AB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D。 7.2021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施行。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厉行法治 ②已经做到良法善治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必 须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题干中这几部法律的施行体 现了我国科学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题干只体现了 良法,并没有体现善治。故答案为:C。 8.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B.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C.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D.建设法治中国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民群众去落实 【答案】D 【解析】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ABC 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 观点错误,不符合 实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如何实现 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这三道重大考题给出答案是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民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政府及工作人员共同守法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③法治是现代物质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实行良法善治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的要求是 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实行良法善治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④符合题意, 正确。①错误,共产党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政府及工作人员共同守法。③错误,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10.主题:宪法与法治 材料一: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宪法教 育是法治教育的首要内容。2020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范湖市中江中学 初三年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开学第 14 周开展了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的纪念活动。 材料二:12 月 12 日,在北京举行的“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高 层论坛”上。李连宁强调,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应凸显时代性,秉持“抓住问题导向、回应社会 关切、反映时代热点”理念,解决当前环境领域、环境法治建设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 题。 材料三: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1 年 1 月 10 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 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表明我国正在实施________的基本方略。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回应社 会关切说明法治的要求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谈谈青少年学生能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做些什么? 【答案】(1)依法治国 (2)良法或良法之治 (3)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②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③向人们大力宣 传法治知识和重要性。④同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权威。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题文中,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表明我 国正在实施这一基本方略。 (2)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依据教材知识,“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 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我国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回应社会关切,这说明法治的要求是良法之治。 (3)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依据教材知识,从树立法律意识,增强 法治观念。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向人们大力宣传法治知识和重要性,同破坏法治 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权威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pdf文档 4.1 夯实法治基础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练(部编版)(解析版).pdf

初中 > 九年级 > 政治 > 文档预览
4 页 0 下载 8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4.1 夯实法治基础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练(部编版)(解析版).pdf 第 1 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练(部编版)(解析版).pdf 第 2 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练(部编版)(解析版).pdf 第 3 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 -2021-2022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随堂练(部编版)(解析版).pdf 第 4 页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2 21:03:35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