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有 3 大题,共 30 小题,满分 50 分。考试用时 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4.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题,每题 1 分,共 2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019 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考古证明其距 今 5000 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A. 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 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 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 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商 【答案】A 【解析】 【详解】良渚古城证明中国早期已经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而这些都是早期国家形态的 表现,故选 A;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领先世界和水平高,排除 BD;C 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 排除 C。 2.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 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A. 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 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仁者爱人”“宽则得众"是倡导和谐的社会,"民贵君轻"“与众乐乐”是倡导君民等级关系的缓和。他 们的主张显然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故 C 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战争年代并没有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排除 A;儒者的主张并没有批判法家的刑罚,排除 B;春秋哉国时期儒学并不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排 除 D。故选 C。 3. 自汉代以来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如《逸礼》所言“天子驾六",还是如《毛诗》所写“天子驾四”,一 直是史家争论的焦点。2002 年发现的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见图),验证了古之天子驾六的乘舆制度。 这说明传统典籍 A. 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B. 需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 不能成为研究的依据 D. 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六匹马还是四匹马拉车一直是史学家争论的焦点,2002 在洛阳周 王城太子驾六车马坑中验证了天子乘坐六匹马的乘舆制度,体现的是考古可以用来验证传统典籍,故选 B; 传统典籍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和不能成为研究的证据,明显说法绝对化,AC 错误;传统典籍具有一定的历 史传承作用,其价值本身就有,并非是源于学者考证,D 错误。 4. 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 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 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元朝设置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标志西藏、台湾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 辖,明清时期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对东北的入侵,捍卫东北边 疆,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些都体现了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 正确;题干的重点反映的是元明清时期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进行反侵 略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并非政治的成熟与创新,A 排除;元朝设置宣政院以及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 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管辖的表现,并非文明的碰撞交流,也并非外交的冲突与危机,BC 排除。故选 D。 5.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八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 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 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 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 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1839 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 项正确;ABD 项不是其主要原因,可排除。 6. 下图是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 B;第二次鸦片战 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和朝鲜无关,排除 AC;日本全面侵华和黄海海域的海战无关,排除 D。 7.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 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 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 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A. 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B. 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C. 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 D.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1900 年 6 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匈等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签 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体现出国人对于清政 府统治已经失望透顶。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并不能说明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A;八国联军侵 华时期,革命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排除 B;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是辛亥革命之后,排除 D。故选 C。 8. 下而是 20 世纪初中国纱厂贏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 C. 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法令 D.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可知反映的是 1915-1919 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是民 国初年,为了反对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群众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 正确;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验制限制是在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而此时已 经是民国初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A 排除;“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也是在 19 世纪末甲午战后,B 排 除;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是在 1927 年,此时应该是北洋军阀政府时期,C 排除。故选 D。 9. 1942 年 1 月 11 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 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 战是 A 淞沪会战 .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1 年 12 月,国民政府组织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 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故 D 符合题意;A 是 1937 年 8 月,排除;B 是 1938 年 4 月,排除;C 是 1938 年 10 月,排除。故选 D。 (漫画中的文字“杜鲁门声明”和“三十八度线暴风雨") ,作者创 10. 下图是 1950 年创作的漫画《纸老虎》 作此漫画意在 A. 阐释解放战争的必要性 B. 鼓舞军民的必胜斗志 C. 呼吁世界人民团结反帝 D. 抨击美国的冷战政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漫画的时间信息“1950 年”和空间信息“三十八度线”,可以判断漫画抨击的事件是美国发 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通过提取和比较左右两幅漫画的信息,可以得知杜鲁门形象的变化预示着美国的侵略 战争必然失败,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中朝军民“暴风雨”般的打击,说明作者创作此漫画的意图在于鼓励军 民战胜美国的信心,B 项正确;“三十八度线”是指南北朝鲜的分界线,解放战争在中国发生,A 错误;漫 画没有提及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故 C 项错误;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属于热战的范畴,而非冷战,D 错误。 11. 1955 年 11 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 年 2 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 际上体现了 A.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开始使用粮票,凭票证供应物资,这体现了计划经济体 制下产品分配方式,而 1993 年 2 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因为 1992 年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产品分配 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再也不需要通过票证进行供应,而是通过市场贸易获得物质供应,故 C 正确;粮 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表述过于笼统,A 排除;所 有制形式的变化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至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B 排除;产品分配方式变化只 是粮票使用与废除的表象,而非本质,D 排除。故选 C。 12. 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 A. 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一些英雄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的共同精神是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故 A 符合题意;B、C 和 D 不符 合材料中人物的时代精神,排除。故选 A。 13. 下表是某同学 的历更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A. 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 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党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都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关, 故 D 符合题意;材

pdf文档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初中 > 中考 > 历史 > 文档预览
15 页 3 下载 14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第 1 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第 2 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第 3 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第 4 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pdf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0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资料管理员2023-12-11 19:37:36上传